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电动车电池 » 正文

安驰科技“越狱”抢占江西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风口

日期:2017-06-26    来源:高工锂电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17
06/26
16: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新能源车

  “上饶曾经是皖南事变国民党集中营所在地,新四军当年曾在这里突围,作为动力电池的后来者,我们打算要在这里‘越狱’。”
 
  5月27日,在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ANC)有限公司(下称“安驰科技”)动力电池项目二期开工仪式结束之后,同为80后的徐小明和谢佳向高工锂电表示,作为新能源行业的新秀,安驰科技将开始向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目标进军。
 
  一天前,安驰科技3GWh动力电池项目二期开工仪式在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项目包括4亿Ah高能量密度三元动力电池产能和4亿A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能。
 
  一个月前,安驰科技动力电池一期2亿Ah项目投产,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仅历时8个月,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创造了上饶经开区项目建设的新速度,也刷新了行业项目建设速度的新纪录。
 
  作为安驰科技总经理,徐小明在锂电行业有着近10年的从业经历,从锂电池材料到电池生产制造,从普通的研发工程师到上市公司的副总裁,他见证了国内动力电池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也积累了电池制造管理的一手经验。
 
  头顶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谢佳则是徐小明的搭档,他的职位是安驰科技首席技术官,斯坦福大学毕业后,谢佳曾在美国陶氏化学有4年多电池研发经历,回国后,和当年一同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队友徐小明成为同事,多年的同学和同事情谊,让两人的配合显得默契又从容。
 
  除了拥有徐小明和谢佳领衔的技术团队,安驰科技的背后还有来自江西博能集团的资本背景,同时,作为江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重镇,上饶市正在建立以新能源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集群,通过区域集聚化来加快新能源产业推进。
 
  徐小明和谢佳的一致判断是,技术、资本、产业链的叠加优势正在成为安驰科技‘越狱’的底气,这将推动其冲击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现有格局。
 
  搭上末班车
 
  事实上,对于从2016年才开始进入动力电池行业的安驰科技而言,时间点切入已经略晚。
 
  过去的几年,在政策和资本的裹挟下,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布局风潮涌动,但与此同时,盲目投资导致的中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开始让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安驰科技的布局尽管有点晚,但正好避开了产业前期市场、技术、产品等方面存在的混沌和无序,并在前期就将政策的调整纳入到产品设计规划中。”
 
  徐小明向高工锂电介绍,相对于其它提早布局的同行,安驰科技的一期项目在设计时就已经将去年政策的调整考虑到,并提前在产线设计、产品规划上进行了储备,以其一期投产的磷酸铁锂电池来看,其系统能量密度已经达125wh/kg,在行业内位居前列。
 
  而为了能够在产品上能满足未来几年的市场变化需求,徐小明和谢佳从产线装备、制造管理、产品研发储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在产线装备上,围绕控制系统,基于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机械手,MES系统,智能物流等,安驰科技组建了全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了全链条智能制造技术。
 
  在制造管理上,对产品流程设计和生产控制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导入了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通过对供应商物料信息、制造过程信息、设备信息、质量信息及仓储信息的系统性采集,实现从客户订单、生产批次到装配物料批号的全面跟踪,进而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追溯。
 
  在产品研发及储备上,安驰科技从成立起就明确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思路。
 
  谢佳介绍,安驰科技已经确定了四代产品发展路线,第一代为磷酸铁锂,通过工艺创新,已经投产的一期项目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PACK能量密度可达125wh/kg;2017年底将推出三元体系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将超过180wh/kg,2019年,通过材料和工艺革新,安驰科技将推出“高镍+硅碳”体系电池,与此同时,安驰科技还在积极储备研发锂硫/钠电/全固态等下一代电池。
 
  “对于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的时机,安驰科技已经有点晚,但非常幸运的是,凭借着资本、技术等多方面的配合,安驰科技最终搭上了末班车,并有望在2017年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在谢佳看来,2017年开始,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给新进入者的大门已经逐步关闭,整个市场开始进行洗牌和升格,中低端产能将面临淘汰,在产品技术上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企业将面临出局的命运。
 
  对于整个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也在呈现新的变化,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作为第一梯队已经很难动摇,而在第二梯队,随着包括北京国能、江西孚能、安驰科技等新势力的追赶,现有的几家企业格局将很有可能会被打破。
 
  “随着市场趋向成熟,未来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不会超过25家。”在谢佳看来,搭上末班车的安驰科技,将凭借于自身在技术、管理、人才团队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向动力电池第二梯队进击。
 
  而根据徐小明对于安驰科技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2017年电池产能达到10亿Ah,销售1亿Ah,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2018年产能达到25亿Ah,销售10亿Ah,实现收入55亿元;2019年产能达到40亿Ah,销售25亿Ah,实现收入130亿元;2020年产能达到50亿Ah,销售40亿Ah,实现收入200亿元。产销规模进入行业前三位。
 
  加速‘越狱’之路
 
  一期产线正式投产后,安驰科技的市场开拓也在加速推进。
 
  徐小明表示,一期项目以磷酸铁锂产品为主,目标主要还是商用车领域,前期将主要会集中于上饶本地的客车做配套,在此基础上向国内主流商用车企业延伸。
 
  “一期项目的产能规模并不大,重点是希望不断优化产品和训练培养队伍,二期项目产能将会是一期的4倍,产品也将会更具竞争力,目标市场也将由商用车逐步向乘用车领域过渡。”
 
  根据规划,安驰科技的二期三元动力电池项目将会于2018年2月投产,届时,其将重点发力A级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配套。
 
  徐小明和谢佳的一致思路是,随着政策趋向稳定以及市场认知度的提升,消费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大规模地启动,就乘用车领域来看,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二三线城市中对于10万左右的A级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有望出现爆发性增长,这将会给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
 
  在客户选择上,安驰科技提出“5-5-25战略”,乘用车上,主要将聚焦于北汽、众泰、吉利、上汽、江铃等5家领头车企;在商用车上,将重点聚焦宇通、中通、金龙、北汽、上汽;在此基础上,还将重点拓展15家Top20客户。
 
  对于可能面临的市场竞争,徐小明坦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靠单打独斗已经过去了,现在要靠产业集聚化的发展,这个未来也是安驰科技能够在国内动力电池产业中突围的关键。
 
  事实上,围绕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江西的区域集群效应正在逐步凸显,初步形成了包括上游材料、电池、整车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仅在上饶,就形成了包括汉腾汽车、上饶客车、爱驰亿维、安驰科技等多家车企和核心零部件企业。
 
  博能集团董事长、安驰科技董事长温显来向高工锂电表示,依托于江西正在形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聚化趋势,安驰科技将紧跟趋势、充分把握好风口,在产业变革和挑战中,不断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机会。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