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行业人物 » 正文

宇通客车李飞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有意义

日期:2017-07-11    来源:中国汽车报

国际新能源网

2017
07/11
09: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宇通客车 新能源车 电动汽车

  “在国外,年轻人基本上不可能做到项目负责人,即便非常聪明,非常努力,也只能在一个团队里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或具体的技术,很少有机会去做系统性的工作,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回国后,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李飞强”
 
  时隔八年,每当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李飞强总会想起自己穿过校园林荫小道走向卡尔斯鲁厄王宫的那个下午。当时,斜阳轻抚大地,王宫前的草坪上挤满了高声谈笑的年轻人,他们或坐或卧,像极了他长久以来想象中的异国场景。然而,如今成为宇通客车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燃料电池模块主管的李飞强,最终也没有选择生活在这样的异国场景之中。
 
  “我也曾想留在国外”
 
  2005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李飞强,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走向工作岗位,而是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攻读研究生,一年后硕博连读,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转折。”
 
  初入北理工的李飞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北理工电动车中心(现在的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学习,成为国内较早拥有系统电动汽车教育背景的人员之一。
 
  作为国内最早研究电动汽车的高校,上世纪90年代初,北理工就开始着手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并将电动商用车,尤其是电动客车作为研究重点。2008年,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55辆由北理工牵头自主研发的纯电动大客车“独步”奥运核心区,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中心区零排放,北理工电动车技术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这里面,也有李飞强的付出。
 
  “2008年之前,我们一直在做奥运会纯电动客车的研发工作,其中包括动力系统的匹配、电制动的控制系统研究和车辆动力系统控制等。”李飞强表示,“我当时基本上每天都往返于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有灵感就去实验室,没灵感就去图书馆找灵感。”
 
  这种日子一过就是三年,不安于现状的李飞强,一边做科研一边准备出国。就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李飞强登上了作别祖国的飞机,远赴与北理工(BIT)的缩写只有一个字母之差的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KIT,以下简称“卡尔斯”)。这所被誉为“德国麻省理工”的高校,是公认的德国理工科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国内外名校的标签,让李飞强留在国外的想法愈发坚定。
 
  “我也曾想留在国外,当时很多同学放弃国内博士学位,转而投向国外,为的就是能够留下来。在那种环境下,做决定是两难的。”李飞强说。
 
  “感觉每天都很有激情”
 
  在卡尔斯期间,李飞强继续自己的本专业学习,在汽车研究所进行车辆动力学研究。“当时在做科研工作的时候,需要用到一款仿真软件,卡尔斯正好有一家做车辆动力学仿真的企业。”经过导师介绍,李飞强进入该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做科研,利用相关的仿真工具进行车辆动力学控制的研究。
 
  海外生活并没有李飞强想象的那般美好,紧张而忙碌的他,也开始思考到底是回国还是直接留下。在经历前半年的新奇之后,李飞强发现,德国的工作虽然很细致,但灵活性不足。“能学到的东西确实比较多,国外做东西比较认真,也比较扎实。没去的时候想着以后留在德国,到那儿之后发现德国的工作与国内节奏不一样,和计算机一样按照固定的程序运行。”在他看来,这样的节奏并不是他想要的。
 
  正如英国批评家休姆(T. E. Hulme)所说:“我看,我听,我以为我看到了我所能看到的一切,我以为我听到了我所能听到的一切,并且当我省察我自己的时刻,我也以为我是在省察我自己的心灵;然而,事实上我并没有做到。我所看到的以及我所听到的,只不过是我的感官选来照亮我行动的东西。”忽然想明白的李飞强,决定打点行囊返回祖国。
 
  离开卡尔斯的那一天,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电视剧情节,也没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卡尔斯鲁厄王宫午后的草坪上,依然挤满了高声谈笑的年轻人。
 
  “在国外,年轻人基本上不可能做到项目负责人,即便非常聪明,非常努力,也只能在一个团队里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或具体的技术,很少有机会去做系统性的工作,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回国后,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李飞强笑着说,“感觉每天都很有激情,如果在德国的话,每天的工作都差不多,进展也比较缓慢。”
 
  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863项目
 
  归来的李飞强,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产业趋势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早实现商业化运营的,一定会在商用车领域,而新能源客车又会走在商用车领域的最前端。”事实证明,李飞强的预测是正确的。
 
  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的李飞强,发现国外的月亮也没有想象中的圆,在宇通客车再三抛出橄榄枝后,2011年,他正式入职宇通客车。褪去鲜衣怒马的浮华,最终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宇通客车的机制非常灵活,会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几乎能把员工所有潜能都挖掘出来。”李飞强说,核心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创新设想,提交宇通技术委员会评估通过后,宇通客车会集全公司之力支持整个项目,这与他在国外的工作情况截然不同。“在这种机制下,自身的成长非常快。在这儿干一年,相当于在别的企业干三年,让人拥有强烈的成就感。”
 
  有意思的是,在进入宇通客车不久后,李飞强就被派往他刚刚离开的德国,协助负责一项大型试验台的项目,也就是后来宇通客车最大的动力系统开发平台。
 
  时间很快到了2012年,李飞强接到通知,让他参与一个新项目,这也是他进入宇通客车后真正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国家863项目,当时在国内市场上,基本没有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李飞强表示,“2014年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在市场上兴起的时候,宇通客车借助前期项目的投入,迅速占领了市场。同年上半年,宇通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5%以上。这说明国家重点项目可以引领技术的研发,在技术转化率方面,同样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从求人开发到别人求我们
 
  不忍看到电动客车关键技术被国外控制,李飞强联合宇通客车科研团队成立项目组,用于纯电动客车电控系统的研发。经过近四年的艰难攻关,一举实现技术突破,成功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的窘境。
 
  李飞强告诉记者,纯电动客车发展初期,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还需要找国外公司生产。比如宇通之前找某国际零部件巨头开发一个电动客车的控制系统,报价就达8000万美元,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成本负担。这些年,宇通通过自主开发拥有了自己的电控系统,在市场上配套的汽车产品已超过6万辆,且系统运行相当稳定。
 
  “不久前,我在北京开会,美国加州州长带领团队找到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碳排放目标,就必须仰仗中国的技术。听到这些后,给我的直观感受是,中国的新能源技术进步非常大。”言谈中,李飞强透露出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随着国内纯电动客车的快速发展,李飞强又牵头成立了项目团队,成功申报科技部支持的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该中心成立后,李飞强立即着手安全标准的制定。“电动车的量上来之后,安全性问题就变得非常迫切,我把宇通客车近几年在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电动车在增加动力电池、高压电部件后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安全技术要求,制定了相关标准。工信部于2016年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中已经把这一标准作为附件发布。此外,该标准也已在国家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立项,正在研究把这个标准变成强制性标准。”
 
  如今,除了日常的管理工作,李飞强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之中。“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我未来奋斗的目标。”按照他的设想,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2020年将实现燃料电池车的批量推广;到2025年,其技术指标、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将超过纯电动客车;2030年前后,燃料电池发动机会代替现在市场上商用车的柴油机。
 
  “从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来看,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海归人才,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采访最后,李飞强特意强调。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