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风电人物 » 正文

施鹏飞:追风数十载 仍是此间少年

日期:2019-01-30    来源:风能产业

国际新能源网

2019
01/30
16: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施鹏飞 风能利用 风电机组

  施鹏飞与风电结缘是一个偶然。
 
  1965年,施鹏飞从北京机械学院机床设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工作。1980年,施鹏飞当时所在工作单位西宁高原机电研究所,接到了关于选送教育部公派留学人员的通知,要求是一名工程师到荷兰进修风能利用。最先选中的一位是学航空的,与空气动力学有关,却因为只懂俄语被退了回来。于是,机会意外地落到了英语基础较好的施鹏飞头上。
 

 
  1981年在荷兰能源研究中心参加300千瓦试验机组测试
 
  在接受了几个月英语口语强化培训后,施鹏飞作为访问学者来到了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NC),开始从机床专业转向风力发电,进入到风电这个对他来说全新的技术领域。在这里,施鹏飞参加了3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性能测试和10千瓦风电机组概念设计。随后,施鹏飞又在英国里丁大学工程系进修半年,进行风力、柴油混合发电系统计算机模拟研究。
 
  由于当时国内缺少关于风力发电的中文参考书,1983年回国后,施鹏飞翻译了英文版的《风力机的理论与设计》,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满足刚刚起步的风电产业需求。后来原国家科委成立了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借调施鹏飞担任对外联络部主任,负责执行国家科委的政府间国际风能合作项目。
 

 
  1989年在广东南澳岛参加第一台100千瓦风电机组吊装
 
  他执行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是接受比利时政府赠送的4台2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这是当时欧洲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作为中方技术代表,他与外国专家一起参与当时国内最大的风电场——福建平潭岛800千瓦风电场建设,1986年11月并网发电。“当时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我国并网型风力发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施鹏飞回忆说。
 
  这期间施鹏飞还承担了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地区风能工作组秘书处的工作,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风能合作。“当时我们利用国际组织的资助,将中国的风力提水机输出到斯里兰卡,用于海水制盐。”谈到中国风能利用技术输出时,施鹏飞说。
 
  1995年,原电力工业部组织召开了北京国际风能大会,这被认为是我国风电发展从科研示范向产业转换的一个转折点。随后,施鹏飞被调到了风电前期工作的归口单位电力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担任新能源处处长,后来升任副总工程师。
 

 
  1995年原电力部主办北京国际风能会议在水电总院展台
 
  1996年,原国家计委开始实施“乘风计划”,选择了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等单位组成“国家队”进行国产风电机组攻关,探索与国外企业合资的方式引进制造技术,生产600千瓦失速型和660千瓦变桨距型机组,加快风电机组国产化的进程。
 
  1997年,原国家经贸委在技术改造“双加工程”中列入了7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并安排提供贷款和贴息支持,这一举措改变了多年来风电建设几乎全靠外国政府赠款和贷款的局面。自2003年起,原国家计委对大型风电场实行特许权招标,施鹏飞参与项目评审,风电市场迅速扩大,国内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04年在云南大理风场勘察
 
  2005年2月28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通过,我国可再生能源从此进入了大规模的发展阶段。作为资深风电顾问,施鹏飞在《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施鹏飞每年都要跑很多地方,中国早期几乎所有主要的风电场和风电机组制造厂都曾留下他的足迹。分析研究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情况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但施鹏飞发现各处提供的数据不够准确全面。于是从1998年开始,他便独立统计全国风电的装机情况。为此,他直接联系开发商和制造商,数次实地调查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成为中国风电装机状况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2008年以后转交给风能专业委员会继续如实统计。
 

 
  2017年考察内蒙古红土井子风电场3000千瓦商业化机组
 
  退休后的施鹏飞依旧忙碌,各种风电行业的会议、展览上,或做主旨报告、主持专题讨论,或回答有关中国风电政策和市场的问题。正如他曾说的:追风37年,仍是此间少年。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