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主线科技CEO张天雷:智能驾驶领域的三朵“乌云”

日期:2019-02-22    来源:盖世汽车综合

国际新能源网

2019
02/22
19: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智能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 车联网

  2月20-21日,2019全球第二届自动驾驶论坛在武汉举办,本次论坛以“智能驾驶 改变未来”为主题。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CEO张天雷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CEO 张天雷
 
  大家下午好,最后一个,争取能快点讲,然后留给大家一起讨论的一个时间。其实压力还是很大的,第一,盖世从来都是一个分享干货的平台,被点名了要过来分享一下的时候总结了一下觉得做的东西还没有那么干。第二,老被马老师点名,被点了之后大家的期望非常高,但现在所做到的这些东西我们觉得从技术上还是能够再往前走。所以基于这两点,今天过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叫主线科技,是一个80%都是技术宅男的聚焦在人工智能和智能驾驶算法上的公司。之所以叫主线,很多会写程序的同学都知道程序里最重要的叫主线,其他的都叫分支。所以我们做了这个公司,想利用我们自己的自动驾驶或者人工智能的算法技术能够给物流行业带来一些改变,刚才马老师已经讲了非常多的整个物流行业发展的大势,还有整个运营,还有刚需的这些现状,我从技术角度再做一点小的补充。
 
  如果从技术上来讲的话,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是三年前的价值亿万的自动驾驶科技革命当中的一个非常小的一份子。我们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人投身于自动驾驶的行业当中,这里边不乏有非常历史悠久的主机厂,也不乏有资金非常雄厚而且算法经营非常多的,比如说google、百度等等这样的公司,还有非常多的高校。把这些人做一些分类的话,基本上现在我们觉得在市场上分为两大阵营,可能表达的意思不到位,这两个阵营的人互相之间还有些意见,因为我有非常多的好朋友有的在主机厂,还有的在非常大的科技企业,互相觉得我要打击你等等这样的。
 
  从我们来看,主机厂他是非常的注重它自己的产品的完善度和交付能力。而在另外一个极端,科技公司非常注重它产品的智能性。当我们把技术难度作为横轴,产品的完善的程度作为纵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确实这两群人很难把他们强捏到一块。主机厂现在所提供的包括咱们最近两天大家分享的这些,比如说ADAS的一些功能,我们看到它的成熟度是非常高的,因为它更多的时候是面向2C的销售。所以现在大部分的主机厂和供应商其实停留在我先把简单的功能逐步往上去推的一个过程,他们现在所面临的难题外界飘着很多比如说AI,比如说深度学习等等这些词不断的在他们面前飘过,他们就很慌,觉得这个东西可能有一天会让我们受到很大的伤害。
 
  另外一群人就是手里掐着这些名词的人,我曾经也是这里的一个非常激进的一员,我们觉得只要有人工智能技术,汽车无非就是一个四个轮子的机器人,我用我现在的感知技术,用我的决策技术,就完全可以用一个人工智能的方法把它作为一个智能体去把人全部都剃掉,解决整个运输的或者说是出行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奔着把人取代掉的思路去做这件事,但是大部分的现有的我们的所谓的无人驾驶的这些表面上呈现出来东西是不敢把后备箱呈现给你看,因为这里边大部分都是工控机。所以当我们把这个东西呈现出来是一个坐标的时候,我们就想会存在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它既有一个比较好的产品定义,而且同时它也能够在技术的这种设计难度上能够逐步的对智能有一个提升。
 
  所以我们就去看了一些在过去的两年里比较成功的一些案例。我们没有偏见,我们从主机场找到一些案例,我们也从自动驾驶企业里边找一些案例,比如说主机厂里边比较有名的可能像奥迪A8做的交通拥堵助手是非常成功的,还有包括像特斯拉。而在另外一个阵营里,除了大家通常在讲的最大的一个故事就是无人驾驶出租车以外,其实很多人已经开始关注到垂直领域里的应用。刚才讲特斯拉和奥迪解决的我在拥堵过程当中我就不想开车,这么蛮的一个过程完全车可以自己开,我可以比如发个短信发个微信,解决我人力问题,帮我能够把时间节省出来。
 
  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原则的促使下,我们就对行业现在有可能技术落地的几乎所有的这些智能驾驶的东西都做了一些维度上的划分。首先它是运人还是运货的?是低速还是高速的?它是封闭还是开放的等等好几个维度,在这些维度的基础上我们要去看它对于人力,对于工时,还有对于比如以后市场规模的贡献等等我们都在进行打分。最后我们总结下来其实摘出来就是要做物流,做封闭的物流,做干线的物流,做程序的物流,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整个物流去做的。得到了这个结论之后我们是非常兴奋的,因为其实中国的物流市场到今天发展得非常迅猛,比如说京东一个小时可以把货物给你送上门,但这种需求侧的这种压力对于整个物流行业尤其是这种传统的结构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冲击。当我们去做访谈的时候,这些人都非常痛苦,像刚才马总讲的管司机的时候就好像互相之间都是冤家一样,所以我们就想在智能物流这块去做点落地。其实非常简单,现在物流行业的人,他的作业条件非常艰苦的,我们希望能够用技术改善,然后现在的招工成本很高,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做这个事,这个事情长期的低级的枯燥的高风险的,年轻人现在觉得在新零售情况下,社会发展这么好,我当主播我照样可以赚钱,我为什么非得要去做个大卡车司机?另外刚才讲到每年大货车在出事的时候一出就大事,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假如装上了我们现在有的智能驾驶的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技术,就能从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觉得这个是值得干的,后来我们发现了国际上权威的报告,他们也这么想,所以我们最后拍板决定要做这个事,当然人家总结的是非常完善的,把我们封闭到开放最后到城区整个所有的物流以后都可以变成某种程度的自动化的这种运输。比如说在封闭的里边可以用一些重卡,封闭到开放之间有非常大的这种物流的中转站,在中转站里的时候,你可以采取甩挂的形式提高你的运输效率,整个高速上采取无人驾驶的形式,最后运到城区的时候就可以换轻卡,运到最后五公里的时候还可以换更小的车,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对于我们的以技术出身这样的一个公司是非常合适去做的。
 
  但是刚才大家讲都是非常乐观,我们也非常乐观,尤其是接着马老师的话,我们觉得整个物流的市场它现在在倒逼我们自动驾驶的东西去落地。但是我们在接触整个领域然后逐步的去深入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在这个行业里边还存在着一些乌云。打个比方,因为当时传统的物理学被一下颠覆的时候就是飘着两朵乌云,大家觉得没什么事,但最后结果刮了台风。首先第一朵乌云就是线控底盘。我们在过去的大概五年时间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线控底盘问题,很久我们都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解决,直到后来我们采取一个创新中心的方式,我们拉了更多的人进来,把我们包括嬴彻,我们现在想做这个事情分享给它之后,他们决定发力了,这个事情才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当时我是非常主观的估计,也可能只有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你们知道这东西在谁手里,而且这些人是非常强势的,比如他跟你合作是要看项目的重要度去排序的,往往跟无人驾驶相关的这些项目在项目排序的过程当中它的评分都是非常低的。因为整个的汽车行业现在对自动驾驶或者说无人驾驶技术这个事还没有完全的想明白,因为好多人都是聚焦在乘用车这块,大家觉得无人出租车没戏。
 
  我们互联网希望采取是什么方式?就是大家一起合伙一起干,把这个事拿下来之后,大家一起分钱,但是传统的汽车行业一般怎么讲说挺好,但是还是需要开发费。还有就算是项目排得很前,钱也足够,货期也是非常长的,整个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在中国的情况下,我们很少能够拿到非常全的线控底盘的指导思想或者说是有技术人员的指导,所以基本上在2018年年终往前基本上都是在摸索。们自己去找我们很多的一些国内的有志之士一起去做,去研究到底怎么样能够去做这件事,都搞不定,直到后来我们采取了一些其他的方式,然后我们把整个物流的未来以后的入口在我们这件事情说清楚之后,他们才非常情愿的跟我们一块做这件事。
 
  第二,互联网和运营人觉得非常头痛的车规量产。我们目前还没有见到一个国产特别好的这样的一个东西能够量产出来。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上午地平线现在正在致力于做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它也逐步的在往外去交付。
 
  还有另外一个就是车规的传感器,比如说激光雷达,我们其实在做到L3往L4升级的时候,我们现在遇到了非常多的摄像机,还有毫米波所遇到的问题,它本身技术物理上面所难克服的一些东西就需要我们引入更多类型的传感器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问题就在于车规量产的传感器迟迟不行,我在给我们的物流客户交付的时候说我的激光雷达我不敢跟他说两年就要换一个,因为他认为是十年,这里边成本到底谁去承担都是问题。
 
  现在大部分的在做自动驾驶的时候,我们都会做技术,我们都会拍脑袋想出来一些应用,我们认为我技术做到一定程度,然后把它秀出来之后,我们就会有非常热情的客户到我们这就说一定要买,但在我们去给用户做一些访谈的时候,用户就会问一些是什么驾驶?智能什么?等等。如果没人了,我们这些人失业怎么办?这是非常多现在的测试司机和安全员问我们的问题,我们说也可以有人,然后他就讲有人算什么智能等等的。看起来很像玩笑,但就是现在整个行业对于智能驾驶或者自动驾驶落地是有非常多的一些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去问的问题,但是人家作为客户,他就会去考虑这些问题。所以今天不管是马老师还是我在这儿跟大家分享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一个是非常充分的想表达我们对于技术能在物流落地的一个信心,另外一个就是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样的应用当中来。只有足够多的人对它进行关注,市场才能够发展得比较好。
 
  当然在乌云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工作,根据技术公司披露的情况,我们先讲一个我们在一年前做的事,我们之后做的事会很快的应该会跟大家见面,这是我们在天津港做的一个为他们运集装箱的物流卡车,这个车就在那24小时天天为他们去运送集装箱,不久将来我们还会把它开到高速上去。这个车本身它做的动作非常简单,从船上拿到集装箱运到堆场,从堆场拿到集装箱运到船上,几百条这样的路径就反反复复的去做。但是现在港口的客户非常需要这个东西,因为司机骂两句马上就走了,到别的地方去找工作了,而且工资马上就涨。所以他们现在面临很多这样的压力。这个项目我觉得做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实体经济非常需要这种智能化的东西来帮他们去提升,所以做了之后我们觉得还不错,里边有一些人工智能的技术。刚才说的高精地图、深度学习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我们可以线下继续去了解。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