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下,全球各主要汽车生产厂家都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步伐。匆忙将产品推向市场,导致安全隐患无处遁形,不久前的电动车自燃现象,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有专家指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柴油技术更安全可靠。
目前,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起点较低的一种,是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汽车行业跨越式发展最为倚重的车型。在全球汽车论坛上,吴建中表示,国家电动汽车战略是让几个城市先行先试,原因就是它本身不完善,需要在试验中完善。这正说明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还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
政策护航 新能源普及遇阻碍
现在,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是全球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我国政府频频出台支持政策,力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技术及配套设施上有多重阻碍,在利好政策及能源危机的引导下,各车企还是选择了开拓新能源市场。
随着参与企业的增多,新能源车辆的扩大,车型类别也较以往单纯的普通轿车相比,应用在了更多的车型上。从技术上分析,新能源技术除了传统的纯电动技术、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外,新增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但是由于受技术限制,新能源很多还停留在概念车层面。在配套设施方面,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存在实施难的情况。
虽然新能源技术有了不少进步,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核心技术方面还缺乏竞争力、关键技术瓶颈凸显、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价格普遍偏高、市场推广有一定难度、技术标准不完善、不统一、科研投入与人力资源不足等。
事实庇护 柴油动力更优先
清洁柴油是低碳的必然选择。现代柴油技术发展,已使得柴油车无论从性能、环保、节能、安全等多个方面已不输于、甚至还优于汽油车、新能源车。
在中国,随着节能减排在汽车业的必要性,业界许多专家疾呼大力发展柴油。国内许多厂商、包括主要部件供应商也正是看好柴油机未来的发展空间,像奇瑞、华泰、长城等自主企业也都纷纷着力推出柴油乘用车。
新柴油技术的引进、开发与运用,正在改变柴油车过去留给我们“冒黑烟,起速慢,噪音大“的印象。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清洁型柴油动力总成制造商欧意德动力集团,不仅成功地将清柴技术引入中国,更通过自主创新研发使其能够为中国汽车所用。
据欧意德动力技术人员介绍,欧意德清洁型柴油发动机独家引进了博世新一代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CRDI)、意大利霍尼韦尔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VGT)和先进的中冷废气再循环技术(EGR),这三项技术在国内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使得发动机可达到欧Ⅳ排放标准。与同排量的汽车机相比,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油耗降低30%,动力提升50%。在怠速情况下,燃烧100分钟的排放值,大约只相当于燃烧一支香烟造成的污染。对于面临巨大能源供应和环保压力的中国汽车业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利好。
当下,紧紧抓住柴油机而非电动车,可能是“十二五”期间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点。否则,即使按照规划所期望那样在“十二五”末期达到年产几十万辆新能源车的目标,但它的总量以及用全过程污染排放来衡量,并不足以影响和改善中国的能源应用结构与总排放量水平。传统柴油新技术乃是汽车企业近年内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