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来欧洲光伏产品需求走软已令装机量急剧下降。但中国行业商会负责人预计,随着欧洲补贴政策明朗化和核电加速退出,可能还有新的光伏刺激政策出台,今年全球光伏需求不会下降,而全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仍有望增长30%以上。
中国机电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秘书长孙广彬周二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进入2011年,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在光伏方面的政策有一些变化,导致需求增长速度确实有所放缓,但全年而言需求并不会下降。
"个人认为全球需求2011年可以增长50%,保守预计的话也可以达到30%,需求增长主要还是来自欧洲。"他称,美国的需求也可以,政策比较稳定,各州也都比较鼓励光伏发展。
"中国今年的光伏产品出口比去年至少可以增长30%,甚至更高。"他预计。
全球知名IT咨询机构iSupply测算,去年全球光伏需求为15。.7GW,较上年增一倍;而去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8千兆瓦(GW),企业还在不断扩充新的产能。中国95%以上的光伏产品销往海外,去年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
日本核危机後各国纷纷重新审视其核电发展规划,德国环境部长洛特根周一早些时候更表示,该国最迟要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
孙广彬认为,预计德国和瑞士等国未来还会出台新的刺激光伏发展的政策。虽然欧洲国家的光伏发电补贴率有所下调,但新的光伏刺激政策出台,中国的出口以至全球对光伏产品的需求还会仍然保持增长。
中国的尚德电力、晶澳、英利及常州天合与美国First Solar)去年出货量均超过1千兆瓦(GW),而多晶硅企业则包括保利协鑫等。
**近期需求减少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由于近期需求减少,降价大潮从下游的组件向中上游的电池片和多晶硅传导。根据行业网站PVinsights的数据,截至5月25日的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价格平均降至每瓦1。33美元,较3月初时的高位下降达17%,晶硅电池片同期降幅更高达33%,最上游的多晶硅技术壁垒较高,但其价格亦下降了21%左右。
在招标价格随着补贴下调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全球大厂纷纷扩产以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近期又在产品积压、货款交付时间延长,扩产後原材料采购量提高、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拖累下,光伏电池企业已经有些喘不过气。
"部分产业链比较全的跨国公司还能接受,但目前的价格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来说已经达到成本相差不大的地步。"孙广彬表示。
此前,尚德电力预计二季度出货量增幅较低,毛利率较一季度变化不多,而天合光能、和英利等大厂则预计二季度毛利率将会缩水。
孙广彬透露,有三四家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大企业高层都表示非常着急,正在与中国银行、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接触。"甚至有的要200亿、300亿等等,都有贷款项目在谈。如果资金缺口不是很大,上市公司何必再谈国内贷款?"
但他表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产业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大批倒闭的可能性不大。其减产後空出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急于扩张的大企业迅速补上,因此行业会有一个优化的过程。
孙广彬并称,上游的多晶硅企业由于行业门槛高,大多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在经营,而因其利润率相对更佳,这些企业承受资金压力的能力也要好于中下游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