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规划意见稿的一亮点在于薄膜电池得到重视,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
为了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卷对卷连续生产工艺等。未来,以薄膜电池为主导的光伏发电未来存在很大的空间,此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对于屋顶太阳能装机规模有明确的规定,未来适合屋顶太阳能的薄膜电池应用能大规模铺开,薄膜电池相应组件的投资机会就会大大提升。
目前,国内太阳能屋顶发电装机规模在30万千瓦左右,在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推广依然不够,根据此次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未来五年内太阳能屋顶发电装机达300万千瓦,装机规模将达到现有规模的十倍,而到2020年,装机目标将是当前规模的80多倍,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屋顶光伏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产能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国内从事屋顶太阳能电站系统集成及光伏组件和硅片材料的相关公司将集中受益。
在太阳能薄膜电池方面,目前全球有许多企业在从事技术研发,但是能突破技术和设备瓶颈,能够生产大面积组件的企业不多。在全球市场上,技术相对成熟,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包括美国的Global Solar、德国的Wurth Solar、日本的Showa Shell等。而目前国内企业正通过自主研发,引进设备或与国外设备企业合作等形式加快太阳能薄膜电池的产业化。上市公司中,孚日股份(002083)引进了Johanna的60MW生产线,而哈高科与美国普尼合作研发太阳能薄膜的生产工艺,目前其实验室的转换效率已达20%,接近晶硅电池的试验室转换效率。
近期,国内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投资力度。其中,上市公司横店东磁(002056)宣布了高达40亿元的巨额投资,进入光伏产业;三安光电 (600703:13.99,+0.53,↑3.94)目前正在商谈合作投资地面聚光太阳能产业的事项;佛塑科技(000973)拟投资研发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关键材料;金智科技(002090)在美国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美国太阳能相关产业投资。未来,随着项目产能的密集释放,各家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降等方面的风险。
海外市场方面,近期,多家海外光伏企业濒临破产,由于债务危机从欧洲向美国蔓延,使得刚刚回暖的全球光伏市场再度陷入低迷,海外一些光伏大厂出现倒闭。仅上个月,美国就有三家太阳能公司宣告破产,其中包括在业内颇有声望的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这些大厂的破产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因素,也被部分海外人士理解为受国内光伏企业的挤压所致。据悉,虽然目前欧美和日本的太阳能公司在技术上仍然拥有领先中国的优势,但在成本控制方面却完全无法与国内公司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