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决定在遭遇大地震和核电站事故双重洗礼的福岛近海建设第一座“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站。包括三菱重工、富士重工、三井造船、IHI、清水建设在内的企业及东京大学和风力发电商将参与这一项目。日本政府期待建成的海上风力发电站发电能力到2020年将达30万至4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核电站的三分之一。海上风力发电站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和零件产业发展,有利于拉动经济复苏。
政府计划投入约100亿至200亿日元自2013年着手建设海上风力发电站。各大知名企业和高校将进行为期5年的数据调研和技术改进等实证工作,“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站最大发电能力有望增至40万千瓦,在更远的将来可能扩大至100万千瓦的规模。
所谓“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造船技术使发电风车漂浮在海上。挪威进行过相关实证实验,但未曾大规模投入使用。根据日本政府制定的计划,每架风车的发电能力约为5000千瓦,到2020年将有60至80架大型发电风车漂浮于福岛县近海。
海上风力发电站包括“着床式”和“漂浮式”。具体而言,“着床式”是指在海底设立地基,而“漂浮式”是指使地基浮于海上,地基与海底之间用锁链连接。如果水深超过50米,“着床式”发电站建设成本将会大幅增加。日本近海通常水比较深,因此“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站相对而言更易普及。
日本政府希望将福岛县打造成可再生能源开发基地,计划将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一部分和太阳能研究所等转移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