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遇“冷”
鑫风在2010年的表现,并没有为其当时控股方——天津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鑫茂科技”)贡献出任何业绩,反而一直拖累着后者作为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
公告显示,2010年,从事风电叶片制造的鑫风营业收入1812.45万元,利润总额为负的1562.13亿元。截至2010年年底,鑫风资产总额约5.19亿元,负债总额约4.73亿元,负债率达91.2%。
受此影响,再加上其他板块的不利表现,鑫茂科技2011年上半年净亏损4982万元。为避免损失继续扩大,减少风电板块已发生的和可预见的连续亏损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全部鑫风62.04%的股权转让给鑫茂集团。
不过,用鑫风“改嫁”一事来说明风电零部件行业遭遇严冬,似乎“证据不足”。
即使是鑫风总经理刘洪伟,也不能准确判定公司叶片的实际市场占有率,“在去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我们输送了20万千瓦的叶片,所以占有率最多就2%。2%能代表整个行业吗?”
在刘洪伟接触的同行企业中,的确存在着叶片大量堆存的现象。领军风机叶片市场的中材科技和中航惠腾,也在经营业绩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还没听说哪家同行因亏损而倒闭的。”
然而市场的分析并不是空穴来风。相较于鼓励风电发展政策相对集中的2005-2009年,近两年的政策环境似乎带着肃杀之气,而在国内新兴的风电市场,对国家政策的感应则更加灵敏。
较近的政策是2011年8月份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省核准风电项目前须先向国家能源局上报核准计划。
“这一举措标志着国家收回了地方政府5万千瓦以下风电项目的审批权,风电产业高速扩张的势头将会得到遏制。”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在风电场建设速度整体放缓的情况下,风机出货量将会出现下跌,这必然导致风电零部件生产商的销量下降,经营压力增加。
此番观点并没有得到天津市风能协会秘书长王长贵的认同。他解释称,国家并没有收回地方政府的风电场审批权,只是要求地方政府在风电场项目审批前,先到国家能源局去备案,经核准后再开发运营。所以对于风电行业的影响,也不会像预想得那样严重。
另一个政策收紧的标志是去年1月份国家能源局取消了在2005年下发的有关风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的规定。特许权的取消意味着国内风电企业将直接面对外资风电巨头的冲击。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之前特许权的“庇护”下,国产风电设备已经占领了国内风电市场的高地,部分国内的风电整机企业,也迅速跻身世界风电市场领袖的行列,因此,国产风电设备与外资设备已经缩小了竞争差距。
“在政策或者是市场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下,风电设备行业被阶段性地低估,将来依然有扭转的可能。”鑫风总经理刘洪伟说,毕竟,风电是最容易实现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依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整个行业还是很有前景的。
最近,他在和德州世纪威能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朋友聊天中得知,最近后者签下的叶片订单都很大,有的订单规模上亿元。
至于鑫风股权的转让一事,刘洪伟认为这是鑫茂科技根据自己发展阶段所作出的资产取舍,“前期投资浩大而投资回报缓慢几乎是风电企业的投资共性。选择鑫风,就要面临持续的投资压力,但这并不能否认鑫风是一块优质资产。对整个鑫茂集团而言,还是愿意继续投资下去的。”
发展坎坷
如果鑫风在成立之初能获得更多的厂房用地,如果能享受更多的政府金融扶持政策,如果能提早半年研发生产1.5兆瓦的主流风机叶片,如果客户的验证要求不是那么苛刻,那么今天鑫风的市场影响力则大不一样。
市场竞争没有如果,也没有早一步或者晚一步。尽管在风电市场的竞争中,鑫风是较早起步的那一个。
2006年,鑫茂科技在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的接洽中了解到风电的发展前景。同年,随着《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提出,国家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尤其是风电产业的发展作为重点规划之一,并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
凭借着鑫茂科技的高科技研发团队、央企注资和鑫茂科技的上市融资平台,外加政策鼓励,2006 年 10 月,鑫风正式成立,并与当年的国有风电整机老大——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风”)保持密切的供应关系,开始从事 750千瓦风机叶片制造。
“不得不承认,公司成立之初,我们是有争做行业前三的雄心的。”刘洪伟说,当时叶片市场的竞争主力,比如中航(保定)惠腾风力设备有限公司、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几乎都是大型国企。但鑫风决策者认为,国企虽然有牢靠的融资背景等优势,但也存在管理机制上的缺陷,作为机制相对灵活的民营企业,鑫风依然有超越的空间。
然而风电市场的风云变幻并没有给鑫风超越对手的机会。就在鑫风铆足力气研发生产750千瓦风机叶片的时候,市场需求结构却先于多数人预期,突然发生变化:1.5兆瓦大功率叶片开始取代750千瓦叶片成为市场主流。
鑫风也很快将产品重点转向 1.5兆瓦叶片,但因为完全以自有技术研发,以及老客户金风对于初期产品验证和后期风场挂机测试都较为苛刻,鑫风用了将近3 年的时间才进行1.5兆瓦叶片的批量生产,不过当时,市场时机已错失大半,对公司业绩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上游风电整机厂商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游零部件供应商的命运。在这场1.5兆瓦风机向750千瓦风机的替换赛中,原先在风电领域独占鳌头的金风也不得不将头把交椅让位于后起之秀——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锐”),在甘肃一个380万千瓦的风电场项目中, 金风只拿到了70多万千瓦的订单,剩下的大部分订单都被华锐摘得。而鑫风也随着金风的失利而难以拓展市场渠道。
鑫风难以扩展规模有外部市场竞争的因素,也有公司内部发展短板不能突破的原因。刘洪伟用了一组对比数据来说明这个短板:比鑫风晚一年成立的天津东汽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东汽叶片”)厂房面积是6.4万平方米,鑫风只有1万平方米;东汽叶片投资规模5个亿,而鑫风只有2000万。“国有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是我们民营企业难以企及的。”
目前,鑫风1万平方米的厂房并不是为专业生产叶片而设计的,是租用鑫茂集团的光缆厂房。当初鑫茂在向政府申请厂房用地时,由于企业规模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工业污染等原因,鑫茂最终没能获得珍贵的用地资源。“其实后来证明,叶片生产这种粉尘污染是完全可控的。后来我们租用了鑫茂集团原先生产摩托车的老厂房,因为厂房年久失修,我们始终没有加以改造升级,只好以调整生产计划来克服厂房的限制条件。”
一位天津风电业内人士称,在天津8家风电叶片制造企业中,鑫茂的规模是最小的,但在技术实力上,是很有优势的。对于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生产企业,地方政府应予以一定的扶持。“在2006年之前,有关部门始终没能意识到风电行业的发展前景,虽然经过几年后起直追,天津的风电设备产能在国内已经占有一定规模,但在风电科研领域,虽然市科委给予很大关注和支持,但始终是个弱项,一些本地的技术性企业,也没有得到有力的扶持。”
另辟蹊径
既定的事实不能改变,出路只有取长补短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新路。
对于风电零部件厂商的发展出路,中投顾问研究员萧函总结有两条:一是充分利用成本优势,在低端零部件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价格击败外资企业。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提高高端零部件的研发水平,缩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
鑫风选择了后者。虽然在一个新兴市场中,一边大手笔砸钱扩展规模一边挑起价格战挤兑竞争者的做法很常见,但是对于融资能力较弱的民营企业,杀不出一条血路就意味着死路一条。
“阶段性的规模收益也会带来阶段性的规模损伤。”刘洪伟认为,2011年上半年华锐的业绩下滑也说明其正在消化价格战带来的财务压力。而鑫风不会选择步前者后尘,而是始终重视自己的技术优势。
为了尽快抢滩风电市场,国内大多数风电企业都选择“买图纸”方式来进行产品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凤毛麟角。刘洪伟称,鑫风始终没有花一分钱从国外买技术。风电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买技术看似便捷,却难以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客户严格的产品验证条件,一方面让鑫风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机,另一方面却让鑫风在叶片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刘洪伟认为,当市场回归理性之后,未来的市场竞争应该是质量的竞争。
向产业链上游挺进、参与风电场的运营,则是鑫风应对市场竞争的另一战略。2009 年 9 月,鑫风与甘肃汇能公司共同组建鑫汇风电公司,建设开发干河口第六风电场项目——这是由国家审批的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场,计划投资规模达20亿元,在当年风电场的运营商中,鑫风是唯一的民营企业。
对风电场的巨额投资更像是一次冒险,但刘洪伟认为这是具备长远投资价值的,一方面可以带动公司风电叶片的生产及销售,“过去我们与金风只是单向的供应关系,但当我们拥有风电场之后,又成了金风的需求方,所以在叶片的议价上,也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与金风的合作关系也更加稳固。”
另一方面,虽然风电场前期建设成本较高,但剔除掉日常设备折旧成本和维护成本后, 后续投资相对很少,可以弥补前期投资。如果按照规划风电实现全部并网,预期每年将有2亿元的营业收入。
然而现实并没有预想中顺利。国内大型风电场的并网难题并没能有效解决,并网技术还不够稳定,难以实现满负荷运转。同时,鑫茂科技公告显示,鑫风在项目贷款申请中,受流动性紧缩等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加之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背景,审贷难度也在增加,贷款始终未能到位,严重影响了风电场的建设进度。
“我们不会因此放弃对风电场的运营,甚至我们还在需找新的风电场项目资源。”刘洪伟说,中国的风电产业才刚刚起步,可做的事还很多,不能仅仅考虑发多少电卖多少钱的问题,那是短视行为,还要持续关注市场对风电的各类需求。目前,鑫风已参与了天津市汉沽区实验风电场项目,而周边区域海水淡化项目的用电需求,就是鑫风寻找市场需求的一个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