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宣布破产。该公司专门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因经营不善导致裁员1100人。
今年夏天以来,美国3家太阳能电池板企业接连宣布破产,引发美国政界、舆论界对本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担忧和对美国政府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的质疑。还有人将破产原因归结为国际市场竞争甚至是中国进口产品的低价优势。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种观点没有得到业界和主流舆论的认可。
破产怨中国企业没道理
3家企业中有一家名气比较大,那就是闻名业界、让白宫几乎陷入政治危机的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Solyndra)。它之所以闻名业界,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2009年,奥巴马总统推出近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后,该公司获得能源部5.35亿美元政府贷款担保,成为全美第一家政府资助的太阳能企业。此外,该公司还吸引了10亿美元风投资金,其吸引投资者的亮点是,公司生产的管状太阳能电池板可从不同方向收集太阳能,优于传统平板式太阳能电池板,回报也更丰厚。拜登副总统出席其工厂奠基仪式,奥巴马随后参观该厂,并称“美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引擎永远是这样的企业”。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被奉为美国政府打造绿色制造业基础的样板工程之一。
然而,这家被寄予厚望的公司,两年之后便宣布破产。它们将失败归咎于外国公司,特别是中国太阳能企业的竞争。美国能源部负责发放抵押贷款担保的官员也持同样观点,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业界和主流舆论的认可。西屋太阳能公司总裁巴瑞·辛那蒙认为,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的失败同中国企业没有关系。中国生产的太阳能板采用多晶硅,而该公司和另外两家破产的公司产品均不使用多晶硅。此外,由于产能增加,多晶硅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但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对此缺乏预测,致其产品不具竞争力,必然被淘汰出局。福布斯新闻也认为,即使同其他非多晶硅太阳能产品相比,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的成本结构也没有竞争力,破产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