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市场杂乱无序劣质横行
消费者认识模糊,好产品纷纷出口,伪劣品乘势搅局
节能灯受检辑录
2006年2月,国家有关部门对上海、广东两地的节能灯商品进行检测,合格率仅为39%。
2006年“3·15”期间,天津质量技监局对市场上销售的节能灯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监督抽查合格率仅为15%。
2006年4月份,上海市有关部门对市场上的节能灯进行了产品质量检测,在抽检的5个系列45种商品中,16种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5.6%。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对市场上销售的节能灯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仅为22.5%,节能灯产品质量问题十分严重,一些产品耗能严重,一些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起短路引发火灾。
西安市质监部门近日进行的专项抽查表明:西安市场上的部分节能灯具,只有30%样品符合质量和节能标准。
节能灯与白炽灯相比具有高亮度、低耗能、光效稳定等优点。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为11W的高品质节能灯代替60W白炽灯,不仅减少耗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以每天使用4小时、推广使用12亿只计算,一年可节电858.48亿千瓦时,而三峡电站年发电量也只有850亿千瓦时左右。因此,近几年节能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国内市场始终不温不火,无法发挥其巨大的节能作用,究其原因,是市场上的节能灯产品质量差、寿命短,市场混乱使得消费者的购买欲受到打击。
大企业瞄准国外市场国内小企业独领风骚
目前,我国的节能灯生产企业逐渐由中小型、手工化、半自动化生产转向大型自动化、规模化生产。同时,我国掌握了节能灯的相关核心技术,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成熟,优质产品由于价高在国内市场上得不到认可,我国的节能灯主要用于出口。因此,大型的、具备相当生产实力的企业基本放弃了国内市场,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外,几乎9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而留在国内市场的节能灯产品,大量出自未能达标的小企业,这类企业在管理水平、技术条件、硬件设备、人员能力、营销理念等各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生产的节能灯光效低、寿命短和光衰快,但由于价格低廉,依然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更由于国内市场供过于求,恶性竞争也随之产生,许多生产厂家不顾产品质量,盲目降低产品价格,采用劣质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以求销量。因而就造成国内市场质量较好的品牌数量很少,优质优价的产品为数不多。中国照明学会的刘世平秘书长和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陈理事长都认同上述说法,他们指出,节能灯在消费者心中的满意度大打折扣,劣质节能灯的盛行严重地影响了节能灯在国内市场上的推广。混乱的市场使规范的节能灯生产厂家不敢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加剧了国内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使消费者更难建立起对节能灯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生产领域应设立技术门槛
目前我国节能灯生产企业很多,规模大小、生产能力高低参差不齐,市场混乱。业内人士指出,相关进入门槛的缺失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当记者就这一问题向中国照明电器协会陈理事长求证时,他说,目前对生产企业的要求和管理上还没有准入门槛来进行限制,国家对该行业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产品认证和产后的产品质量检测来实现。也就是说只要生产的最终产品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就可以进入市场销售。但在认证方面,目前存在认证和生产“两张皮”的现象,在获得认证后,一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价格和销量上取得优势,并不会按照标准规范来做。
一位业内人士——华贝尔微电子高频光源事业部的韩俭荣也向记者透露,市场混乱的关键点是在节能灯的生产技术要求方面,对生产企业没有技术门槛限制。他说,如果我们的要求仅仅是节能灯可以点亮,那么只要投资1万~3万元就可以做。但是优质产品或者是质量合格产品对技术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节能灯的重要指标是安全性和寿命,从产品品质的角度讲,决定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掌握了生产节能灯的核心电子技术。鉴于此,他提出了一些颇具建设性的建议:国家在对生产企业设立进入门槛时,不应该只是注重门槛的外延,如厂房面积、注册资金,而要从本质上强调门槛的内涵:如开发人员、技术人员的多寡、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等等,因为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
消费者需要转变观念
目前节能灯在国内市场难以推广也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关,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在选择节能灯产品的时候,价格成为主要参考要素,消费者的普遍老观念是“太贵的不买”。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比标准的白炽灯泡贵,一只普通的插口灯泡只需要0.75元,但是一只最便宜的节能灯泡少说也要四五元,价格最高的能达到好几十元,因此很多人在购买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节能灯产品,从而使得“价廉物不美”的产品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也为企业进行恶性价格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