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称,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煤炭消费量增长9.7%;原油消费量增长2.7%;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2.0%;电力消费量增长11.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2.01%。
根据记者掌握的近4年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呈加速度趋势。如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9.14亿吨标煤,同比增长3.9%;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0.66亿吨标煤,同比增长5.2%;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2.50亿吨标煤,同比增长6.0%;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4.80亿吨标煤,增长7.0%。特别是2011年,增速和增量分别为7.0%和2.3亿吨,均创下近年来的最高纪录。
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2.01%
《公报》发布后,GDP能耗下降2.01%这一数据引起业内人士和媒体的关注。“因为这一数据,与2011年年初制定的3.5%的节能目标有差距,这从一个层面表明节能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有分析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2011年3月公布了2011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4%。
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2011年作为两个五年计划的承上启下之年,经过上一个五年计划收官考核之年的压力之后,各地的能耗状况出现一定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不难理解。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上马了不少新项目,使得整体能耗水平出现反弹。此外,为完成2010年“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能耗指标,各地或有一些项目延迟到了2011年上马。
节能减排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期
有分析认为,中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同电力、钢铁、电解铝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强力压缩能耗有着很大的关系。但随着将节能减排中最为容易压缩的部分解决,剩下的都是需要攻坚的环节,比如高耗能行业产能规模压缩和结构调整、高耗能行业的进一步的技术改造等。这意味着节能减排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期。
“从根源上说,也表明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完成。高能耗、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彻底改变。”有分析师告诉记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概括中国“十二五”的节能形势时用到了这样几个词:指标更严、约束更多、压力更大。
或许决策层对节能减排难度进一步加大有着清醒的认识。有政策研究人士告诉记者,虽然2011年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与目标仍有差距。
但实际上,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力度很大,推出了多项措施。只不过,其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酵出来。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152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地区。也是在2011年,相关部门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130个项目进行节能审查,核减能源消费总量240多万吨标准煤。
工业节能仍是今后重点
根据相关规划,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
业内人士指出,工业节能仍将是“十二五”节能减排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中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工业节能领域这两个“不降反升”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据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点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要求各地在上马项目时,充分考虑到该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增长。
财政部人士透露,目前,财政部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节能减排财政体系政策,未来除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力度外,还将推进各省市节能减排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主管部门对该产业的扶持政策2012年还将密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