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中粮集团出台“2007-2011年生化能源战略规划”,计划在广西、河北、辽宁、四川、重庆和湖北等地新建以木薯、红薯、玉米为原料的工厂。有关资料表明,中粮在广西、河北、内蒙古三地已有共计80万吨乙醇项目进入前期准备阶段,这些项目都将避免直接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计划将于2008年达产。
2006年10月,中粮集团投资的国内第一个用木薯生产、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在广西开工,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实现了国内清洁汽油生产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首次突破,预计在2007年12月投入生产,并在广西投入运营,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无铅汽油。
广东首条以木薯作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线也在2007年6月落户广东清远,另外,分别地处海南和广西的海南椰岛、北海国发和南化股份(行情股吧)也都具有发展木薯产业的基础。此外,有消息称华润生化也在南方某地洽谈一项并购木薯乙醇的项目。
河南天冠集团已经开始了转型之路,2007年8月底,其年产3000吨的纤维素乙醇项目已奠基,这是国内首条千吨级纤维素乙醇产业化试验生产线。
中粮集团黑龙江500吨/年纤维素乙醇试验装置近日投料试车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将连续汽爆技术用于纤维素制乙醇的装置,其中纤维素乙醇生产中最关键的酶制剂由中粮集团与丹麦诺维信公司联合开发。至此,中粮已在中国东北、华北和华南等地拥有新型燃料生产基地。
新疆近期也连续启动了“生物汽油”生产项目:新疆三台酒业(集团)公司开工建设的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工程,年产乙醇10万吨,总投资2.8亿元,计划2009年完工。新疆南部莎车县与浙江浩淇生物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2.6亿元,开发甜高粱秸秆制取燃料乙醇项目,计划年产乙醇30万吨。
可见,虽然我国已经停止新批玉米燃料乙醇企业,但并没有停止对生物燃料的探索。
考虑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从2006年至今,在保证现有的粮食乙醇生产的基础上,我国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发展主要是2个方向:一是木薯乙醇;二是纤维素乙醇,两者都属于非粮食作物,其中木薯乙醇已处于规模化生产阶段,技术发展已相对完善,而纤维素乙醇在我国还处在试验阶段,技术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如何降低纤维预处理和纤维酶的成本,高效率的发酵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