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保护环境,保证国家能源安全,财政部和建设部于2006年5月14日在北京召开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推广使用工作会议。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胡静林、副司长曾晓安,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副司长武涌等出席了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财政厅(局)和建设厅(局、委)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并邀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郑瑞澄和徐伟两位研究员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情况作了专题报告。
建设部科技司武涌副司长对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行动计划进行了安排。武涌副司长主要介绍了建设部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在建筑节能方面,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面所作的一些工作,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工作目标,并对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行动计划作了详细的安排,同时对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配合财政部门如何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工作提出了相应建议。
建设部科技司赖明司长对落实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工作向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要求。赖明司长从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现状出发,指出建筑节能工作在我国节约能源战略中意义重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潜力十分巨大。他强调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财政部经建司司长胡静林对实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需要政策引导,特别是在初期起步阶段,更需要政府的支持。财政部门要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来,制定好相应的财税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胡静林司长对启动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工作提出五项原则:第一,统筹考虑,突出重点;第二,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第三,集中成片,形成规模;第四,探索有效方式,提高扶植效果;第五,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并对地方财政部门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提高认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第二,加强学习,尽快熟悉该项业务;第三,按部里统一部署,做好项目示范各项工作;第四,与建设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郑瑞澄研究员的专题报告内容重点是关于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建筑应用情况。她在报告中说,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都在加紧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很多国家制定了长期的发展目标。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76%%以上国土面积的太阳能年辐射总量都大于4200MJ/m2,更具有发展的潜力。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和综合利用。光热利用技术目前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利用方面已成为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但太阳能供热综合系统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缓慢。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早有研究,但由于投资成本较高,应用规模较小,大部分光伏板出口国外,国内大规模的应用工程项目不多。她还介绍了一些国内外太阳能建筑应用的工程实例,对我国太阳能建筑应用的发展目标进行了预测。
徐伟研究员专题介绍了地热能技术发展趋势和建筑应用情况。他对地源热泵技术的相关概念、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实例。他在报告中说,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天然资源、清洁无污染、节能效率高,在北美和欧洲已非常成熟,例如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20%%。我国气候条件与美国比较相似,北美的地源热泵方式对我国更具借鉴意义。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地源热泵技术,目前在北京、山东、河南、辽宁、河北、江苏、上海等地已建成了地源热泵应用工程。他最后强调,我国地域广阔,蕴藏着丰富的地表浅层地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要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定要因地制宜,采用当地适用的地源热泵形式。
通过两位研究员的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和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看到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面的潜在优势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了责任感和危机感。
针对地方财政厅(局)、建设厅(局、委)对申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一些具体问题,财政部经建司、建设部科技司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进行了现场解答。许多与会同志认为这次会议时间紧凑、内容丰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财政部和建设部共同抓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体现出国家公共财政对能源资源节约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更有利于中央财政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中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再加上建设部门从技术和产业方面通力合作,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一定会在短期内取得大的发展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