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光伏行业出现普遍亏损之后,光伏“严冬”何时能够过去便一直是业界关心的话题。2012年5月16日第六届SNEC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在浦东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尽管,全球光伏产业正处于“低潮”,但此次参展的展商,都对光伏产业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5月初开始,日本就进入无核时代了,它的能源缺口在50GW(1GW=1000MW,1MW=1000KW),这也是光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煤炭、石油等资源日渐衰竭,太阳能等新能源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一些欧美国家的光伏市场已经成熟,但中国等亚洲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球来看,印度、南非、中东等,也很有潜力。无论是外资还是中资企业,在他们眼中,光伏产业的未来还是光明的。
光伏的暴利时代结束了,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故事结束了。
企业表示,尽管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了“双反”调查,对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人力成本较低;同时,“双反”事件无形中对中国企业也是一种促进,如果仅仅凭借人力成本,技术含量跟不上,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根据最新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国内光伏需求已增长至2750兆瓦,仅次于德国和意大利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中国在2012年可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国家能源局连续两次上调光伏“十二五”发电量目标,国家工信部发文表态,将促进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的发展,支持建立BIPV系统。
在第六届SNEC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上尚德电力展示了“璀璨的冥王星”电池,英利绿色能源更是捧着世界足球“大力神杯”和“熊猫”N型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系列产品在展会上亮相。来自于英国的 “得可太阳能”也发布了他的新品——阿波罗平台,这一全新的电池制造丝网印刷平台,将在更紧凑的空间内完成最优的工艺精度。
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核心技术缺失,因此从生产向研发进行转移,促进国内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进步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国际能源网分析师认为技术提高、成本下降,新能源产业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国际社会掀起了削减新能源补贴的风潮。这表示新能源已进入成熟期,是适当的。产业逐步成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企业技术,光伏前景依然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