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隆基金是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一家国际私募基金公司,主要投资于业绩良好的清洁技术公司,而从2002年成立以来,已经在不同的行业投资超过30亿元人民币,用于帮助清洁能源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巴隆基金有一半的投资投在中国,从04年以来他已经向中国清洁能源公司投资累计13亿元,并且帮助很多家中国清洁能源公司登上资本市场,清洁能源蕴含什么样的投资机会,新浪财经和巴隆先生进行独家对话。以下为采访实录:
权静:巴隆先生您好,如刚才所说,您有一半的资金投向中国市场,我们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你们对中国的清洁能源市场如此看好?
巴隆:中国政府有很大的决心,一方面在本国不断倡导,第二点倡导本国的制造业向这个方向进行转型,包括促进我们向风能、太阳能方面的出口,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中国将来的市场更多,会变成制造地之一。
权静:在清洁能源领域,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很多业内人士在讨论说在这个领域,是否中国具有更多的后发优势,您怎么看?
巴隆:我们注意到核电方面也是这样,从具体业务方面来看,法国超过70%业务,我们相对来说比较年轻在这个领域。但是相反来说,我们还是不得不说中国政府的决心以及支持的力度,从这点来讲,应该是非常令人鼓舞,而且可以把中国的整个工业推向前台。第二,中国本身有非常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这个制造业在整个制造规模,整个制造体系非常完善,更发达的制造体系。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的制造业本身进行更新,进行升级换代。我们不再是低成本,要在生产技术,生产流程上,生产的效率方面有很多革新和创新的地方,使我们的效率更高。这些又为我们中国企业进一步地打造非常好的全世界新能源的制造平台创造很好的基础。事实上可以看到太阳能方面全世界占90%的多晶硅的在中国。在风能方面也是一样,包括美国、欧洲,越来越多新的工厂使用中国的风电系统,低成本而且高效率的风能成本,这也是中国的优势。谈到核能方面,中国政府在核能方面有很大的投资,现在有上万亿在未来几年里面。在核能方面更加复杂一点,因为核能的核心技术更强一点,在国外应用领域,在技术领域我们所看到需要中外合作的一些事情,可能会更加多一点。现在想到的在金属系统方面,中国有自己更多的贡献。在核技术方面有相对长期的投资。刚才提到在中国也做中国的高铁,发现跟踪全世界技术步伐的能力非常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有机会看到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的发展。中国合作的领域非常广,法国那边有非常先进的技术。
权静:刚才您跟我们分享了关于风能、太阳能甚至是核能在中国的发展,我们也特别想知道,巴隆基金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你们看好接下来中国哪些行业的投资机会?
巴隆:我们已经在中国做了这些投资来看,有比较大规模的投资,与此同时,我们也已经投在核能方面,也在美国,包括美国超过40亿美金,而且顶级认证的核供应商。非常巧的是这家公司现在也在看中国的情况,谈话的此时,这家公司的CEO也正在中国,中国正是核能发展很重要的市场。我投资这家美国公司,一方面他们所制造的核心部件,作为一部分,运到中国,装到中国最先的核能设施上面。与此同时我们公司在中国制造一些产品,跟中国合作一起来制造。相信我们在接下来这段时间,会参与。
权静:我们知道从04年到现在,巴隆基金已经向中国投资超过13亿人民币的规模资金量,但是我们也很好奇,我们知道目前为止,你们是没有人民币基金的,未来是否有计划要去设立以人民币为资金形式进行投资的基金?
巴隆: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的确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也跟律师机构、法律机构在探讨怎么样推进这个事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在中国投资了很多企业,越来越取向在中国本土市场,如果有人民币,也可以给我们做投资,有很多的选择和更多的渠道,所以我们是在考虑这个事情。
权静:在说到投资基金跟企业关系的时候,业内人士经常讨论的一句话,除了钱,你们还能够提供什么?我们知道在巴隆基金以前投资的历史过程中,你们帮助好几家公司登上资本市场,能否跟我们讲一讲除了提供资金以外,你们到底在哪些方面给企业提供了其他实质性的帮助?
巴隆:的确是这样,我们希望对于我们所投资的企业,能够给予很多的帮助,当然一方面是我们很希望能够分享成长的成果。另外一个角度,把这些企业带到国际舞台上,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也把我们发明的都是一起绑定在一起,我们必须保证企业每一件事都处理非常好,成长非常健康。具体来讲我们的帮助在几个方面,一个在资本市场,这是我们专长所在,因为所有的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多多少少都需要资金市场的力量来帮助他们成本,在这方面我们是专家。同时作为一分子,我们希望方面给企业更多的帮助,比如我们编写一本书,并不是对外公开发行,而是只给我们的企业员工,向企业揭示和阐述资本市场的规律,以及怎么样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运作过程中保护自己,又可以运用资本市场的杠杆和功能,来为自己的发展所服务。这是非常好的合作和帮助。
第二个方面,我们也会帮企业本身内部的运营做制造升级和升华。因为中国有很好的制造业,我们希望我们合作的企业在生产制造方面有更多的创新,更多的提升,有更多的增值的价值在里边,不简单作为大规模的生产商。这方面我们企业有很多不管要进入新的制造领域也好,会帮助他们提升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生产和理念,如刚刚提到的公司就是这样,我们现在正在帮助他们,就像你说的会帮他,我们同时帮他在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设备商,我们希望进行合作,把部分生产和部分技术连接起来。这是第二个层面。第三个层面建立在市场方面,公司整体提升方面。
权静:说到清洁能源领域,很多人都会认为它更像偏公益,甚至是偏慈善的行业,大家都很认同,也觉得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生意究竟怎么样能赚到钱,变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您怎么看?或者给我们举一个您之前投资过的例子告诉我们,究竟清洁能源怎么赚钱的?
巴隆:有时候很难理解和经济联系起来,全世界的领导人包括中国的国家胡主席、温总理,大家多次谈到了这个问题,从实践基础上,比如我们一直提到的风能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风能在产品上有一个提升。但是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在全世界西方国家比较成熟的,最先进的风能技术跟中国在制造方面的优势有非常好的结合。当然我们不赞成中国廉价的制造,而是优势的制造,不管是制造的工艺,制造的方式,制造的能力来说,当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跟中国在制造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为全人类,全世界提供了经济可行的设备。我们知道的结果目前在风能资源充足的地方,风能发电的成本与传统的发电成本不相上下,这是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作为一分子,我们知道这个事情,而且我们目睹了这个事情的发生,因为我们看到最先进的技术跟最先进的制造工艺结合起来,大家一起致力于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使风能变成合理的能源促进。在未来这样的结合在其他领域发生。
权静:说到这里非常好奇也感兴趣您的个人经历跟您的兴趣所在,您学的是金融方向的专业,也是一位非常专业的投资家,尤其在华尔街,有自己良好的发展前景,大家普遍认为投资股票、基金相关的金融领域是要比清洁能源获得更高的回报,为什么在面对有更高回报选择之下,您仍然选择投资一清洁能源的领域?
巴隆:这个问题非常好,首先运行一个基金,必须要有好的事情捆绑,特别在于基金投资人来自于不同的方面,除了我们的钱在里面,不能光有梦想,必须考虑为大家创造相应的经济回报。这就是我们巴隆资源非常执着投资新能源,我们的口号是希望建一个经济可行的新能源企业,这就是我们投资的重点,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希望能够把我们做的事,最长远的利益跟我们切实的需要达到的回报能够有一个结合,这就是我们的理念。
讲到我的个人家庭,看来您也知道我个人的情况,我的弟弟跟我都是在新能源方面从小就有非常多热情的一对兄弟,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希望在镇上水厂做更大的类似今天的风车系统,来供应更多的电。我爸爸觉得这不是好专业,所以就终止,我的弟弟在后来读大学就设计制造了一辆太阳能汽车的原型,之后也去了麻省理工学院读书,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做了很多在技术革新方面的事情,特别是他研究技术革新方面当年获得了最高的工程方面的奖。所以他对非常成功的新能源清洁技术的科学家加企业家。从我个人来讲,也是去了哈佛,在那读书,也是学了工程方面。对新能源的热情,我们从小就积累了包括我跟我弟弟,也包括我的妹妹。但是话说回来,我们有热情,同时我们不牺牲经济回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关注中国,愿意把新能源投资步伐落实在中国领域。我们相信把新能源变成经济核心,变成大家能够接受的,变成全世界可以利用的技术,少不了中国在这方面巨大的贡献,因为中国有这么好的基础。所以我希望这个回答你的问题。
权静:最后您提到了中国,这一次也是您少有的访华机会,我们也想借此了解您对中国未来清洁能源市场的看法,这两天正在召开两会,中国也刚刚提出了他的十二五规划,对下一个五年,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若干蓝图的设计,怎么看待在十二五规划当中蕴含的投资机会,尤其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机会?
我个人也差不多把中国十二五规划读了一遍,包括我们一直在看,了解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和报道,包括温总理的讲话等等。这其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我想对于我们所熟悉或者我们非常有志于立足的领域,进行着重的探讨,整个十二五规划里有三部分,包括新能源、节能、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我觉得这三个部分可以由很好的结合。第一从全社会来讲,新能源跟节能是有利于社会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当我们产业进行大规模升级,源源不断的利润,高附加值产值的时候,也可以让这个行业从业者带来非常好的个人回报。综合来说,这些方面都是相互的。这也是我们投资的重点所在。除此之外,从十二五总体计划背后,也了解到中国接下来整体产业升级的趋势和在这方面的打算,我觉得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所有的中国企业现在都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能够在技术创新方面,技术升级方面,是否能够成功迈出一步,对整个中国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比如像我们所投资的这家公司,看他过去几年跟这几年的发展,在本质上有非常大的不同,过去在手机设备制造方面非常领先的供应商,现在本身定位转变成为一家核心技术的提供商,不断在自己研发的手机技术,自己研发的手机终端上面向前发展,现在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就,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类似这样的中国企业能够成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