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光伏电池组件 » 光伏组件 » 正文

SolarBuyer:品牌与可融资性或许与光伏组件质量并无关联

日期:2012-06-04    来源:Solarzoom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新能源网

2012
06/04
16:2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

    “一经出售概不负责 !”虽然光伏组件可能已经达到“商品化”阶段,但这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据咨询公司SolarBuyer透露,制造商们牺牲高质量与可靠性,从而找寻捷径;一些不透明的供应链则被忽略。

  截至目前为止,没有关于光伏产品质量或长期可靠性的消费者报告,因此购买组件颇具冒险性并且要承受高昂的代价。甚至对普通客户来说外观不错的组件或许存在着微小的瑕疵或者焊接问题,在户外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将会出现微裂隙或过热——这就需要昂贵的维护费用或者全部替换。

  而这正是SolarBuyer LLC 管理团队于5月31日召开的网络研讨会上传递出的信息。研讨会主题为“创新采购方式减轻组件购买风险”,此次研讨会由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GTM Research赞助。这家全球性的采购公司在柏林、波士顿、墨尔本以及上海均设立了办事处,由一位光伏制造专家创立而成,他发现了组件采购方面存在的缺陷。

  产品召回

  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一级厂商的品牌与可融资性与产品的质量并无关联。一些一级制造企业仍然会出现大批召回现象,包括2008年的REC,2011年的First Solar。

  此外,虽然组件已达到了商品化阶段,但SolarBuyer LLC的运营总监Ian Gregory表示,这完全是两回事情。产品性能低下或出现故障有多种原因,尤其在当下产业低迷之际,制造商们纷纷开始走捷径,而所谓的捷径便是质量与可靠性。

 Gregory表示,目前,买家不清楚组件是在哪里生产的,如何生产的,或者是否采用了合格的原料进行生产。而且,就质量本身而言,很难就此进行调查及取样。

  据GTM高级分析师Shyam Mehta表示,坦率的说,质量超出了市场研究与分析的范畴。

  风险转移

  那么如何转移采购风险呢?就SolarBuyer的经验来看,工厂审计与实地调查十分必要。实际上,过去5年,该机构对30多家组件制造商进行了审核,并对组件的质量进行了大规模抽查。按照目前的结果来看,组件的缺陷率在5%至22%不等。

  信息不断更新也十分必要。“市场风云变幻,”Gregory指出,“昨日的顶级制造企业也许转瞬之间就成为今天的质疑对象,过去一直奋力挣扎的制造企业则会立马变为供应商的选择。

  一旦组件最终下线,并安装于屋顶或地面系统,那么质量才真正变得至关重要。实现检测有助于判断设备是否能抵挡环境压力以及长时间运行。过早故障或安全隐患都将大幅提升系统成本并降低投资回报率。

  不幸的是,该机构日前的实地检测发现光伏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欧洲,我们发现从电池片损坏、大风或积雪造成的破坏、烧毁等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问题。”SolarBuyer欧洲销售经理说道:“这些缺陷背后的科学不为人所知。”

  欧洲市场运营总监Rusch指出,风险性是制造企业的一大问题,但客户必须承担责任。他表示,买家必须严格把控采访标准,而且买家必须拥有一定的制造经验与技术知识。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