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勇
吴俊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电力工程系主任。IEEE会员,中国电机学会会员,国际EMTP学会中国分委会主席,国家电网公司能源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信息化,铁道电气化,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
1993年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1998至200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后和特聘研究员,2004年被引进到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至今,2007年作为谈判专家参加了铁道部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项目引进技术的谈判,同年7月实地考察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的高速铁路项目。承担的“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与轴系扭振的机理与抑制对策的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参加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电力系统非线性励磁控制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IEE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被SCI、EI收录。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和EI检索16篇。主编出版了本科教材《电力系统基础》等4部,参与起草了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标准《柔性输电术语》,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曾受邀为大唐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北京供电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等就电力市场中电价的形成机制、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与微电网、风力发电技术与系统等专题讲座十余次。
在RAMS方面,200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牵引供电系统RAMS评估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这是我国第一个将RAMS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国家基金项目,该项目已完成,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2009年与北京铁路局合作,将RAMS科研成果应用到我国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的RAMS管理和精细化维修,编制了“京津城际客运专线接触网可靠性维修辅助决策管理系统”软件,该项成果可以在全国各条客运专线上推广应用。汇聚该基金项目和京津城际项目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本人正在撰写我国第一部关于高速铁路RAMS评估理论及其应用的专著,预计2010年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