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辻康之和助理教授哲章藤原的研究小组于2012年7月宣布,已经开发出一种铜催化反应,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可用于合成羧酸,如丙烯酸。
反应涉及炔烃与CO2藉助Cu催化剂进行的加氢羧化作用。当使用氢硅烷作为还原剂时,两种铜基复合物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使用缓和的和易于处理的氢硅烷作为还原剂,可使炔烃实现高效的加氢羧化成为不饱和羧酸。
化学家已获得(E)-2,3-二苯基-2-丙烯酸甲酯,在1,4-二氧杂环己烷中使用HSi(OEt)3作为还原剂,通过二苯乙块的加氢羧化,在100°C下反应4小时后即可实现,产率为86%。反应机制被认为发生在三个步骤中:(1)产生活化的铜催化剂,(2)形成帯有铜-碳键的中间化合物,(3)通过CO2反应形成碳-碳键,生成相应的羧酸。
在工业上,使用乙炔作为炔烃可得到相关的丙烯酸。此外,在甲苯中氢硅烷与对称的芳香炔反应可产生相应的a, b -不饱和羧酸,产率为60-90%,这取决于所使用的炔烃。
该反应被认为比要求使用钯催化剂的替代路线价格要低得多,因此是可利用CO2作为原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