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拉锯鏖战9个月之后,被誉为中国燃气行业最大的一场收购战在10月15日终于尘埃落定:新奥能源(02688.HK)和中石化(600028.SH,00386.HK)财团公告宣布收购中国燃气(00384.HK)的要约不再进行。
复盘这场涉资167亿元的收购大战,期间经历6度延期及无数波折,涉及6个国家的10余家大企业。如今硝烟散尽,各方得失终可拨云见日,计算清楚。
新奥付9600万成本,各方看好其未来表现
2011年12月,新奥能源与中石化宣布将联手对中国燃气发起收购,要约价3.5港元/股,总对价约达167亿港元,其中,新奥能源将支付55%的要约总对价,中石化支付剩下的45%,但此建议随时受到中国燃气董事会的强烈抵抗。
根据新奥中石化公布的收购计划,新奥能源将负担逾90亿港元的收购资金。此前新奥首席财务官郑则锷称,新奥为满足香港证监会要求外借4亿美元作为保证金,上半年利息开支达7600万港元,同时上半年为收购中燃而新增了约2000万元的行政费。
并购中国燃气失败,新奥能源翌日股价呈大幅上扬态势。10月16日,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美银美林发表报告,指新奥能源与中石化终止收购中国燃气,消除新奥即时进行股本融资的疑虑。维持新奥能源“买入”评级、目标价36.5元,比市价溢价13%。美银美林又预计,新奥仍将留出部分现金进行收购,未来料继续增加6-8个内地城市燃气分销项目。
对此资本市场的利好表现,有分析师则认为,新奥联合中石化并购中燃失败,对新奥未必为坏事。耀才证券研究部副经理植耀辉认为,新奥可集中精力及财力于原有的业务增长上。而新奥能源业绩的积极增长为众所周知,卓创资讯分析师李祾譞表示:新奥一旦成功收购中燃,则可能对它的资金链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反而不利于其发展,而且两家企业还存在文化差异,新奥放弃收购是明智的。
中燃阻击并购成功,未来挑战重重
此番新奥中石化收购失败,除了监管审批,中国燃气股东的激烈阻击也是致使收购失败的一大因素。在新奥能源与中石化宣布将发起收购后,中国燃气大股东富地石油与韩国SK不断增持中燃股票,使其股价高于新奥能源与中石化收购报价。此外半路杀出的北京控股也从4月底开始大举增持中国燃气股票,并先后超过韩国SK、富地石油持股比例,一度成为中国燃气最大股东。系列动作致使中国燃气股价自去年12月后一路攀升,截止财团公告发出前的最后一交易日,中燃股价收于4.3港元。
成功阻击财团的收购行动,且与中石化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燃气董事会认为,中国燃气拥有庞大的城市燃气网络,而中石化则有充足的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供应品,两者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国燃气在中国市场的天然气分销网络和液化天然气业务。
不过中国燃气松气为时过早,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专家刘毅军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在反击这起收购中,中国燃气在资本市场做足了功夫,股价超过报价,“但是新奥和中石化放弃收购之后,没有了3.5港元的底部支撑,中国燃气的股价是否会跌下来呢?”刘毅军认为,中国燃气的目前的股价要建立在公司的稳定增长的业绩之上,股价一直高于报价才是最好的反击形式。他认为,失去3.5港元的收购价支撑,中国燃气的股价存在急速下跌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中国燃气一方还要防止其他企业跟进收购。
对此,林伯强分析,如果中国燃气不与中石化达成合作协议,那么收购失败的消息传出后,中燃股价将不可避免地下跌,中石化与其合作将有力支撑中燃的股价。截止至10月16日港股收盘,中国燃气股价收于4.12每股,较前一交易日跌幅4.19%。
同时,也有市场人士对中石化和中国燃气的合作前景持谨慎态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中石化目前和中国燃气只是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具体项目怎么合作还需要再谈,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
中石化成功涉足燃气下游,央企终成并购最大赢家
尽管要约收购落败,中石化却仍然达到了它的目的。
中国燃气10月15日另宣布,根据其与中石化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石化将以认购股份或其他方式加大对中国燃气的投资;双方组成合资公司,共同拓展液化石油气零售市场;中石化原则同意中国燃气参与中石化负责建设(或将会建设)的省际天然气管线及配套设施的投资;中石化与中国燃气组成中国城市燃气项目的合作伙伴,向大型城市管道燃气项目拓展上。
中石化是国内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商,其联合收购中燃之目的无非就是为今后的产品销售锁定市场,从目前来看,中石化俨然成为此番并购的最大赢家。中石化将借助中国燃气的网络,进一步增强其在下游燃气市场的供应地位和市场份额,至少维持与中石油等企业不相上下的竞争之势。
根据新奥中石化的弃购公告,未满足政府反垄断等相应审批是导致财团收购终止的直接原因。早在收购要约发出后就引起市场担忧,可能导致天然气市场垄断。然而,此番中石化以战略合作的方式“迂回收购”中国燃气,已然达成其涉足燃气下游,贯通其燃气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布局。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中石化与中燃的“联姻”可能会影响到国内燃气市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强国资背景企业在燃气市场的份额。“两家企业的联合将提高国内燃气市场的垄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