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光伏市场的多事之秋,没有硝烟,但微妙无处不在。
美国对中国进口太阳能产品仲裁重税已成定局,尚未给中国光伏企业喘息机会,欧盟的跟进又轰轰烈烈的到来,立案并公布中国应诉光伏企业名单。这一轮影响显然不止于此,在其身后,印度也迫不及待的加入对华光伏双反阵营。国内光伏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制裁夹击,原本公平公正的贸易天枰一侧,压上了不和谐的重石。
面对欧美如此公然挑衅的境遇,中国光伏企业还能坐得住吗?从目前的情况看来,龙头企业的稳定发展态度依然坚决如初,扭转行业困局的担当行为已经开始显现,与此同时,政策驱动力也在逐渐清晰的体现效能。从自主到自救,国内光伏企业突围之路已刻不容缓。
谁在煽风点火?
根据美国商务部10月10日的裁定结果,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和出口商将面临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15.97%的反补贴税。话音刚落,早已破产的Solyndra又跳出墙来,向尚德、天合光能、英利提出反垄断诉讼,索赔15亿美元,引起业内哗然。
众所周知的是,Solyndra的破产是自身竞争力不足,诉讼多少显得有些别有用意。
有业内人士指出,包括SolarWorld在内的企业显露出强烈的不公平竞争居心,不良用意明显,而欧盟、美国官方的霸道决定,看似短期对其光伏企业及市场形成保护,其实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种下毒瘤,原本一体化的国际间自由贸易链条,正在被活生生的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