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 万晓晓 上海报道 3月11日,南通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在上海宣布,将在江苏如东洋口港建设国内首座普及型光伏电站。据了解,洋口港1兆瓦非晶硅光伏并网电站,使用非晶硅薄膜电池1.6万片,共40个方阵,占地30亩。装机容量1000千瓦,年平均上网电量约115万千瓦时。由强生光电与如东县开发建设总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2800万元。每年将产电115万度,可以节省同样容量的火力机组用煤约386吨,减少燃煤所造成排放的二氧化硫7.16吨,减少氮氧化合物346吨,烟尘102吨,二氧化碳减排1050吨。
董事长沙晓林介绍,目前,在国外建设1兆瓦光伏电站需要投资800万美元,国内运用晶体硅电池建设的1兆瓦光伏电站示范项目投资额达6500万元人民币,而强生光伏电站使用的非晶硅电池采用新型EVA双层玻璃层压封装技术,首座1兆瓦并网电站成本为2800万元,下降近60%。
“随着薄膜电池转换率提升和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两年后,1兆瓦电站的成本有望降至2000万元以下,三年后降至1500万元,为目前常规项目1/3和1/4。”沙晓林说“低成本电站的建设,将使每度上网电价逐步降低至1元人民币。”
专家指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国内市场尚未启动的原因主要是光伏发电的成本很高,目前光伏电每度是5-6元,和普通电价格相比,相差十多倍,国内市场还不能承受。
数据显示,到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年产量已突破3000兆瓦。但中国光伏产品原材料和销售两头在外,90%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都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外市场。到目前为止,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只有100兆瓦,2007年国内市场仅消纳了20兆瓦,主要是一些离网型太阳能光伏示范项目,真正并网型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远未形成。
强生光电表示,确定在2008年再上3条第五代薄膜电池生产线,产能为100兆瓦,至年底产能达到130MW,进入世界薄膜生产企业前十位,2009年再上6条线,增加200MW,全年产能为330兆瓦。在全力扩大产能的同时,尽快采用双层叠加微晶最新技术,将使转化率提升到7—8%,并加快原辅材料的配套项目建设,为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创造条件。
据悉,强生光电目前正在酝酿赴纳斯达克上市,准备筹资2.5亿美元,已经广泛接触了摩根斯丹利、雷曼兄弟、花旗、瑞银等10多家投行,洽谈募集资金和上市业务。据董事长沙晓林透露,此计划一度因全球股市遭遇次贷危机而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