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国代表关注高油价压力下的市场供应,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
江西石油公司经理陈立国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惟一一名来自销售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3月16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应该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减少高油价给国民经济运行造成的压力。
陈立国介绍说,发展燃料乙醇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可再生替代运输燃料的技术,对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燃料乙醇成为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我国2006年1月颁布实施《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我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
陈立国表示,以江西省为例,未利用的荒坡、荒地面积较丰富,在原料资源上具备了发展非粮燃料乙醇项目的良好条件。为使燃料乙醇项目顺利进行,江西省根据本省资源优势编制了《江西省建设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基地发展规划》,江西石油公司着眼长远,积极主动参与新能源项目,在前期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了国家发改委项目评审。为此,江西省政府也明确了江西省乙醇汽油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采用中国石化标准,全省乙醇汽油调配库全部由中国石化投资兴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高增长与能源供应能力之间的落差正日益明显,加之节能减排的压力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燃料乙醇的推广必将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生深刻影响。”陈立国代表认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弱、能源利用率较低的国家,建议从整个能源战略的角度出发,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缓解石油供应紧张局面,增强我国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