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能源网讯:投资1500万元的高科技项目,竟被牛粪“憋”住了——这是发生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下称“杜蒙县”)的怪事。
2011年,我国高寒地区唯一利用牛粪生产沼气发电并产生沼渣肥料的综合系统,在杜蒙县开始试运营。由黑龙江省科学院投资1500万元打造的这一项目,在试运营一年多后,设备处于休眠状态,原因是没有牛粪。而引进该项目的杜蒙县,恰恰是以养牛业著称。
据介绍,该系统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研究所合作开发,除首次运行时需要启动能源外,整套系统闭路循环,不需要外部电力供给。根据测算,该项目在各项指标满足的情况下,每年可处理1万吨牛粪,生产沼气7.5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吨,制成生物肥料2000吨,并发电120万千瓦——这些电可供近8000个家庭使用一个月。
黑龙江省科学院科技孵化中心徐晓秋透露,当年该项目在选址落地时,有多个地方提出引进申请。“最终,省科学院选择了杜蒙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好该县在养牛产业方面的规模。”
2010年,杜蒙县奶牛存栏16.5万头,2011年存栏量突破18万头。尽管近两年数字有所变化,但据测算,全县的牛产生出的粪便供应沼气发电站还是足够的。
据了解,如果将牛粪直接作为农用肥料,不但会滋生寄生虫卵和病源微生物,还会造成土壤板结。而这套设备能将使用完的牛粪变成沼渣,这些沼渣正是缓解土地板结的良药。
既能生产沼气、发电,又能解决牛粪污染,这么好的项目为何遭到闲置?
“没有牛粪可用。”徐晓秋说,省科学院与县政府在签协议时曾确定,由政府来收集、提供牛粪。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一承诺并未履行。
在试运行的一年中,牛粪由省科学院工作人员用科研经费从养牛散户手中购买。有限的经费应付试运行阶段的牛粪需求尚且可以,一旦长期运转肯定是力所不能的。而且,科研人员到处收牛粪也影响了正常工作。
杜蒙县当年为何引进这一项目?该县对“协议中规定政府负责牛粪收集”这一说法持何种态度?带着疑问,记者在5月17日致电杜蒙县委宣传部,并发去了采访提纲。一位吉(音)姓工作人员当天回复记者称,宣传部需要先调查一下情况,看看这个事情归哪个部门负责。
今天下午,在经过了4个工作日后,记者再次致电杜蒙县委宣传部,得到的回复是,此事当年经过多个部门,由于领导更换,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再作出详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