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能源网讯:历时十个多月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在最后关头峰回路转。
7月27日,中国光伏产业与欧盟委员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安排。受此消息影响,周一早盘相关概念股逆市上扬,拓日新能、ST超日涨停,江苏阳光、孚日股份、天威保变等涨幅均超过3%。这对川企有何具体影响?
影响逐渐传递
“这是一件好事,是相对最好的结果,损人不利己的贸易战担忧暂时告一段落。”长期关注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说。
倘若此次谈判未达成价格承诺,按照6月初欧盟公布的初裁结果,47.6%的反倾销税将分成两步完成: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面板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该税率升至47.6%。“价格承诺”指中方承诺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不低于某个最低价格,并设定具体时间期限,承诺将每年出口到欧洲的组件限定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而作为交换,欧盟将不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目前,价格、数量等承诺的具体内容还没有公布,一些媒体报道称出口价格最低限度可能锁定在0.57欧元/瓦,而这一“限制性”政策将执行至2015年,出口数量应该在7GW左右。
四川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进达表示,汉能在川两个厂的薄膜组件2012年产能达到3GW,“半数出口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半数内销青海、新疆等地,但此次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主要围绕晶硅太阳能,而非薄膜太阳能。”
对于多晶硅占大头的四川光伏产业来说,首先需承受来自产业下游的传导影响。“在一个产业链上,影响只是早晚而已,”胡荣柱表示通威有意向产业链中下游拓展,“届时欧洲也会是一个重要市场。”
更大的担忧是在未来。川内多家多晶硅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一限制性政策在未来三年的执行期内,将逐渐释放对中国光伏、多晶硅、单晶硅光伏产品的负面影响,若光伏产品生产成本缩减,导致其他竞争对手光伏产品售价降低,则还需遵守0.57欧元/瓦下限规定的中国光伏企业将逐渐丧失竞争力。
促行业兼并重组眼前的光伏利好并不能被所有企业共享。
光伏资深分析师刘涛指出,经过这些年技术更新以及原材料成本下降,国内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的成本价格已经可以降到0.4至0.45欧元/瓦之间,此次0.57欧元/瓦的“限制性”价格比在欧洲销售价格上升了10%-20%,价格优势大为丧失,“虽然大部分海外采购商都已经习惯于向国内采购,但在最低限价的情况下,采购商肯定是会优先选择实力强、质量好的大品牌企业,这也意味着小光伏企业可能要让出市场份额。”“光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接下来的两三年将是国内光伏产业竞争最激烈的时代,”刘涛表示,兼并或者重组或者退出这个行当,都是可以预料到的,“与日韩企业相比,国内光伏企业应越来越多从提升品牌和服务等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