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为加快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近年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划和相关政策频繁出台,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和前景,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达到15%。2008年3月《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对该目标进行阶段性目标的细化与调整,新能源发展也到了方向选择的重要时间窗口。
风能是新能源开发的重点领域,截止2007年底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己达556.17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占全球的6.4%(全球第五位),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到了17.2%,进入全球前三位,预计这种快速增长的态势将得以延续,我们判断,按目前国内风电制造的产能扩张和产业推进的速度,《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里风电发展的预期目标将提前实现。
面临快速发展的风电产业,我们遵循产业利润链和优势企业筛选的原则对行业投资机会进行探讨,判断风电整机制造子行业和零部件配套子行业里,拥有技术、资金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是当前风电产业链条中重点的投资标的。
重点推荐上市公司:金风科技、华仪电气、湘电股份、东方电气、长征电气、天马股份、天奇股份、中材科技。
一、风电产业快速增长己成定局,风机装备制造国产化进程与之同行
1、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总体目标和产业规划
为加快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近年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划和相关政策频繁出台,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和前景。2007年8月,《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颁布指出方向,要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水电、沼气、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达到15%。2008年3月《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对该目标进行阶段性目标的细化与调整。
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解读,风能和太阳能是未来10年发展的重点领域,累计近3200亿的市场容量,而十一五规划中对风力装机容量更是做了重新调整,2010年预测风电装机容量从550万千瓦上调到1000万千瓦,源于2007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超预测的发展速度(截止2007年底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己达556.17万千瓦);2006-2010年,预计风电装机容量和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8.49%和80.86%,爆发性成长阶段己经来临,新能源发展也到了方向选择的时间窗口。
2、风能资源储备丰富,我国己具备大力发展风电的资源禀赋
中国幅员辽阔,风能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对中国陆地10米高度层风能资源的理论值统计,风力技术可开发的陆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技术可开发的沿海海域面积为15.7万平方公里在,陆上技术可开发量为6-10亿KW,海上技术可开发量为1-2亿KW,陆海共计可开发风电资源总量达7-12亿KW。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备极为丰富,具备了大力发展的资源禀赋。
从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内陆地区的三北(东北、西北和华北)、河北、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近200km宽的地域(风功率密度约为200-300w/m2),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区,如江苏、福建、山东和广东、广西等沿海近10km宽的地域。
3、我国风电发展现状与产业特征
3.1、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在全球瞩目中快速增长,己成为世界风电产业的重要力量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底,我国(台湾地区除外)
新增风电机组3155台,新增装机容量达330.4万KW,同比增长147.1%;2007年底累计风电机组6469台,装机容量达590.6万KW,风电场158个,分布于21个省(市、区和特别行政区),较06年增加了6个省市(北京、山西、河南、湖南和湖北),累计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27.2%,07年共计上网电量约52亿KWH。
根据GWEC(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数据,07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2007.3万千瓦,同比增速32.1%,累计装机容量为9429.6万千瓦,同比增速达27.04%,超出GWEC的预期增速22.6%近5个百分点。对比全球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存量与增量数据,从04年起,我国风电装机容量CAGR(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6.74%,较全球装机容量CAGR的18.62%高出近48个百分点,风电产业发展的速度惊人,令世界瞩目;我们认为,产业政策预期逐步明朗将促使风电产业发展的步伐继续加快,按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对风电装机容量的安排,保守估计2010年前风电装机容量CAGR仍维持在58%的高速增长阶段,2020年前年复合增长率仍能达到23.4%。
07年全球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地域分布出现了分化,尽管我国总装机容量仅占全球的6.4%,为全球第五位,但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到了17.2%,进入全球前三位,预计这种快速增长的态势将得以延续,我们判断,按目前国内风电制造的产能扩张和产业推进的速度,《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里风电发展的预期目标将提前实现。
3.2、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与市场推手:特许权招标机制和CDM清洁发展机制
我国风电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3):初期示范阶段,利用国外赠款及贷款发展小型示范风电场,政府扶持体现在投资风电场项目和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
第二阶段(1994-2003):产业化建立阶段,93年底汕头“全国风电工作会议”明确了风电产业化及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规范化要求,94年通过对风电上网电价的责任主体明确,保障投资者利益,风电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电力体制向竞争性市场改革导致风电政策趋向模糊,此阶段风电产业发展受限,一度缓慢甚至停滞。
第三阶段(2003-2007):发改委于2003年起推行风电特许权项目,目前己进展到第五期,目的在于扩大全风电开发规模,提高风电机组的国产制造能力,约束发电成本,降低电价;随后《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颁布,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发电上网电价优惠以及一系列费用分摊措施列入法律条文,促进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风电步入全速发展的快速增长通道。
特许权项目招标机制,推动了风电规模化发展和风电机组的国产化进程
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堪称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促进了风电开发规模化发展的速度,通过明确规定风电上网的责任主体、风力发电成本的分摊消化等制约因素,为风电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商的利益保障奠定了基础,因而才出现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风电开发的加速直接带动上游行业—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快速成长,06年第四期特许权招标中明确要求风电机组制造商应与开发商捆绑投标,各参与投标的装备制造商都与主要部件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制订出达到70%的国产化率的方案和时间表。
因此,特许权项目既促进了风电规模化发展,又以保障各相关方利益的方式推动了风电产业链的发展,其中对国产化率的要求保障了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增长空间。
CDM清洁发展机制:风电发展的市场推手,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CDM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确定的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一缔约国(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即发展中国家)
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清洁发展机制的设立具有双重意义:其一对温室气体减限排的承诺进行量化,发达国家的企业可通过获得CERS来履行国内温室气体减限排义务,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获得经济利益;其二,发展中国家通过参加CDM合作可以获得额外的资金或先进的环境友好技术。
据统计,我国2005年后的非特许权风电项目超过90%都已经申请注册CDM,通过CDM得到的资金支持可以有效地激励风电开发的力度,预计2010起CDM和碳排放交易市场会继续为中国风电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3.3、风电装备制造业:行业格局在迅速成长中分化,自主研发能力和关键零部件仍是挚肘
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伴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行业结构上分为风电整机制造和关键零部件配套,技术层面仍延续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技术升级—规模发展、进口替代的发展路径;作为新兴产业,由于产业链不够完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欠缺,因此我国目前的风电整机和零部件配套仍面临着外资企业掌握技术、内资企业跟进的格局,而行业集中度也较高,行业利润受到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和开发成本的挤压,整体而言,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机遇,但产业格局并不清晰,正经历着在快速发展和规模化中重新洗牌的阶段。
整机制造:内资企业赶超步伐加快,07年占新增装机容量的市场份额己达55.9%
2007年之前,我国风电整机市场仍以外资和合资企业为主,约占国内新增装机容量的60%,技术上以变桨变速的双馈机组为主,产品结构上以750MW等级的风机上为主;2007年,我国内资企业风电装机容量达184.71万KW,占新增风机装机容量市场的55.91%,首次超过了外资及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的市场份额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电子元器件风电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发电集团能源投资商电网企业其他企业并网式风电用户离网式风电用户近6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内资企业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264.76万KW,占市场份额的44.83%,同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受整机装备75%国产化率的刚性指标约束,我国内资企业的赶超步伐愈来愈快,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将在08年得以强化,内资企业(主要是大型国企和早先进入风电产业领域的民企)将享受到更多的市场容量。
从表5统计数据看,07年我国内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占到55.91%,首次超过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其中新疆金风科技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新增总装机的25.1%,占内企新增总装机的44.9%;外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占42.5%,西班牙Gamesa公司的市场份额最大,占当年新增总装机的17%,占外资企业新增总装机的39.9%;合资企业份额仍然较少,占当年新增总装机的1.6%,而这些新增装机几乎全部由中西合资的航天安迅能和中德合资的瑞能北方两家公司实现。
07年我国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统计中,我国内资企业占累计总装机的44.8%,其中新疆金风科技的份额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25.4%,占内资企业总装机容量的56.6%;外资企业占累计总装机的52.8%,西班牙Gamesa公司份额仍旧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17.7%,占外资企业累计总装机的32.2%;合资企业占累计总装机的2.3%,中西合资的航天安迅能份额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1.7%,占合资企业累计总装机的72.7%。
内资企业在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强劲表现,己体现了风机整机装备制造业国产化进程的加快,金风科技、大连华锐和东方电气三家内资企业己经走在行业的前端。
零部件配套业:技术配套能力大幅提升,但产能缺口依旧存在
我国目前风电机组的零部件配套能力提升较为明显,较为成熟的600KW、750KW机组的国产化率己近90%就是明证,06、07年的主流1.5MW机型的国产化率也己接近了70%。
但对于大功率风电机组而言,关键零部件(叶片、齿轮箱、轴承和电控系统等)的行业产能仍显不足,目前国内的整机制造能力近450万KW,而关键零部件的配套产能尚有近200-250万KW的缺口,原因一方面是随着风电机组的大功率化导致配套厂商的技术研发能力跟进吃力,另一方面国际厂商的产能也己基本满产,无力满足国内惊人的新增需求,此外,类似于电控系统和大功率风电轴承仍全面依赖进口,这就导致零部件配套行业往往无法满足整机制造的需求,一方面对风电整机发展产生压力,一方面导致风机整机制造商转而依赖进口,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
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整机与零部件厂商的技术消化路径有别,大功率风机己整装待发
当前,风电整机制造厂商与世界成熟风电厂商合作为主,引进技术专利,通常以许可权转让的方式进行运作,以迅速形成整机制造能力,我们分析,这种迅速引进技术的技术路径沿袭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传统,而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抢占风电市场资源的短期投资冲动更加剧了这种态势;从功率等级来看,750KW及以下等级的风机制造己具备了国产化和技术优化改善的实际能力,但1.5MW、2MW、2.5和3MW等大功率风机制造需要更多消化吸收的时间和积淀,从国内各知名厂商的实际运作看,显然风电投资市场的先发优势超出了技术积累的预期,因此短期内引入成熟技术成为主流,而我们判断这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与洗牌,具备技术研发实力和技术转化能力的内资企业更加具备占领风电高地的机会。
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一方面资金规模有限,一方面我国机电领域的技术有一定的兼容性,这促使在某些关键部件(如电控)因技术原因只能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国内零部件配套企业仍选择了以自主研发,既符合国产化率指标的政策要求,又能够给风电产业奠定厚实的技术基础。
我们认为,风电整机制造厂商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技术路径差异恰好反映了产业链形成初期的特征,下游风电资源的抢占带动整机制造的投资加快,而配套能力却真实反映了国内风电发展的技术基础与受限因素,行业格局在快速增长的同时面临分化,相信不远的将来,行业将向着协调发展的通道靠近。
2008年5月7日,财政部颁布《财政部关于调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对大功率风机及零部件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并定义大功率风机是指单机额定功率不小于1.2MW的机组,而从5月1日起进口单机额定功率不大于2.5MW的风机机组将停止执行进口免税政策。
该政策颁布明确体现了我国对风电整机制造业发展的扶持方向,2.5MW和3MW等大功率型风电整机将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表明风电机组功率大型化提升带来的经济性己进入政策视野,也对国内整机制造厂商和零部件配套企业带来新的要求,我们认为,资本集中和技术集中的特征愈发显著,相关子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压力。
二、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趋势与行业投资策略
1、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趋势简析
综上所述,风电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趋势并不意味着清晰的产业格局,这一切仍将有待市场的考验与遴选。我们判断,风电产业发展趋势将有以下两个特点:
1.1、风电产业投资冲动短期内无法消退,但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将逐渐理顺
风电投资热潮全球化特征明显,可再生能源中以风电技术最为成熟、风电成本与传统能源成本最为接近,因此风电作为替代性能源的优势非常显著;我国风电年均复合增长逾60%的速度仍将继续,按每千瓦7000元测算,07年我国风电市场容量己超过了230亿元,07-10年保守测算风电市场容量将超过350亿元,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测算,2020年前风电市场容量接近1900亿(年均90亿元);中短期的风电投资冲动不可抑止,但产业结构将出现分化,风机制造的技术消化将与零部件配套协调发展,资金集中特征更加明显,行业集中度有望在分散数年后再度整合、集中,形成数家有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大型企业,依靠规模经营获取合理利润,改变目前为上风电而压低利润的作法;行业发展将依照陆上风电和沿海风电发展的区域特征形成各具优势的企业群。
1.2、市场结构调整是长远之计和必经之路
中短期内仍以国内市场为主,长期看有望在2015年后形成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的能力。国内发电设备等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成熟的海外市场开拓经验,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取代火电等高耗能高污染的电源己是大势所趋;从04年起,国内重型大参数高等级的电力设备和输配电设备已经成功地向海外市场拓展,以电站设备为例,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动力三大动力集团近年向中东地区、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输出多套“交钥匙”电站工程,不但赢得海外市场份额,也有效提高了产业利润水平;再以输配电工程为例,特变电工04年起成功地拿下哈萨克斯坦220KV和5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项目,工程利润率远高于国内行业平均利润水平,而天威保变的重型高等级交直流变压器己输出至北美诸国,足己证明通过技术消化吸引和研发创新,借助本国拥有的装备制造背景和有利的资源要素成本,电源装备将是我国产业结构中具备优势的重点领域;因此,我们判断,风电设备制造业同样要走过这样的历程,毕竟,重工发展的产业方向已经证明在中国是行之有效的。
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和员会的研究,按我国现有风电产业基础和相关支持政策,以“保守情景”、“正常情景”和“乐观情景”对2010~2050年风电装机容量进行预测;我们分析“正常情景”预测的风电装机容量及年均增速是有产业基础保障的,预计2020年前风电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2%,2010年实现累计装机容量1000万KW的目标有望提前,2020年前累计装机容量有望达7000万千瓦,2020年后年均增速将平缓回落到10%以内,但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1亿千瓦;图9体现了风电发展的基本趋势。按风电利用小时2000H的平均值测算,预计2010年、2020年和2050年实现风力发电200亿千瓦时、600亿千瓦时和9000亿千瓦时,占电源结构的比例将达到0.65%、1.8%和11.78%,能源替代的效果将明显呈现。
2、行业投资策略
综上所述,面临快速发展的风电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遇,我们遵循产业利润链和优势企业筛选的原则对行业投资机会进行探讨。
2.1、产业链:寻求利润环节的契合
参考图5风电产业链的构成
从下游看,目前风电场资源的主力均以大型国有发电企业集团和能源投资商为主,尽管特许权招标项目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风电投资商的利润来源(规定风电上网电价的合理水平,明确发电成本的分摊主体),但目前风电投资的利润回报水平并非是投资商唯一考虑的要素,可再生能源配额的指标性要求促使抢占风电场资源是最直接的因素,因而下游发电集团依赖风电获取利润的动机并不足以支撑该细分行业的投资逻辑。
然而,风电设备制造国产化率的要求和特许权中风电投资商与设备商“捆绑投标”却较好地促进了上游风电整机制造业的发展,我们了解到目前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整机机组厂商(如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赢利能力提升超出预期,既受益于资本密集的下游需求推动,又受益于规模经济、成本控制和营销布局的产业优势。
此外,受风电装机容量爆发式增长的推动,风电整机行业明显感受到关键零部件配套不足的压力,在国际相关厂商排产无力的情形下,国内拥有明显技术优势的上游零部件配套行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良机;我们认为,风电机组装备制造业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业是风电产业链中己形成成熟赢利模式的利润环节,是良好的重点投资领域。
2.2、优势企业:产业成长的具体承载者
按产业链划分,优势企业也同样适用该原则;风电整机制造业的优势企业应具备以下特点:紧随产业政策方向和主流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成熟技术,并在技术转化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有明确的规划与时间表,拥有较为雄厚的机电制造背景和良好的营销渠道,以优秀的项目运营能力和风机挂网运行的可靠表现赢得下游企业的信赖,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较早进入风电领域并形成区域优势、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的企业也是行业投资重点关注的对象。整机制造商己形成优势不等的三级梯队,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第一梯队中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企业,第二梯队中背景雄厚的追赶性竞争者,第三梯队中有望脱颖而出的新兴企业。
零部件配套优势企业的特征:把准下游需求的脉博,依据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迅速形成关键零部件(叶片、电控和轴承等)的量产能力,具备良好的强电及系统控制设计研发能力和背景,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联合,业界内拥有良好的声誉和稳定运行的经验、后端维护水平较高,从这些特征看,国内叶片、电机、轴承和铸件各子行业内己有相关企业脱颖而出,应予以重点关注。
2.3、2007年风电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运行分析
行业内上市公司与A股市场的业绩指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风电整机制造和零部件配套子行业的业绩水平明显高于A股整体水平,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都优于整体A股(注:东方电气市值较大,计算行业指数时对营收增速及净利润增速拖累较大,剔除后行业平均营收及净利增速将超出A股整体水平)。其次,整机制造子行业的毛利率较零部件配套子行业略低,整体盈利水平基本持平,但整机制造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较高,这体现整机制造业普遍利用财务杠杆以解决资金问题的状况,资产负债率也体现了这个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整机制造和零部件配套两个子行业前进步伐基本一致,均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
2.4、国内外风电业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比较与分析
从表9和图8的估值比较来看,我国风电行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估值优势很明显,根据我们的估值结果,08~10年期间整机制造企业的成长性较零配件企业有更大的空间,但零部件企业业绩成长的持续性也具备了估值优势;整体而言,这两个子行业的投资价值空间均具备了有力的估值支撑。
4、重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金风科技(002202)
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风电整机研发与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持续占据第一位,连续8年业绩翻番,其技术领先和早期介入风电领域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经营模式(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确保了公司1.5MW以下的机型盈利能力非常强,也是规模化优势的典型,为适应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立足于完善产业链,从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加工和整机产能扩建多个环节动作频频(如收购德国Vensys能源公司70%股权),建立北京生产基地和在建的包头、新疆基地合计单班产能达到1000台;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31.03和6.27亿元,销售750KW风机892台,1.5MW风机57台;08年2月,公司与北京京能国际拿下第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为内蒙乌拉特一个300MW的风电场提供200台1.5MW的风机,合同金额19.23;此外,公司“风电场销售”模式的探索为盈利成长带来新的亮点,我们认为公司业绩成长有充足的订单、灵活的销售模式和雄厚的技术与资金优势的保障。
预计公司08~10年EPS分别为1.06/1.42/2.25元,成长性突出,我们对公司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规模化领先优势有足够的信心,考虑公司目前动态PE高出风电行业平均水平,首次评级为“短期谨慎推荐,长期推荐”。
华仪电气(600290)
公司主营业务为传统高低压输配电设备和风电设备,输配电设备业务(开关柜、断路器等)受电网建设加速之益基本保持了年均35%的成长增速,毛利率水平近27%,盈利水平良好;公司介入风电产业的决心坚决,从中可以看到金风科技的影子,在与金风科技合作的近三年中锻炼出一批技术骨干,开发的680KW和1.5MW风机是向德国合作伙伴一次性买断,零部件供应以国内企业为主,对控制成本和解决产能瓶颈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尽管公司实现的风电整机确认收入并未在07年体现,但07至今,公司以“风电整机制造、风电场开发”的策略拿下了5家风电场的开发权,合计在手风机装机容量达到2049.5MW(相当于2627台780KW的整机,或1366台1.5MW级整机),按公司目前产能(30万千瓦)可满足2013年前满负荷生产,只要MW级风机成功下线,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望保证年均85%以上的业绩增速,成长性极具看点。
预计08~10年EPS为0.87/1.4/2元,综合考虑公司成长预期趋向明朗,动态PE31倍,较行业平均水平有明显的估值优势,当前二级市场价值明显低估,我们测算合理价值区间为38~43.5元,首次评级“推荐”。
湘电股份(600416)
作为传统交直流电机的电气设备制造商,湘电股份己立足于两大主业,07年11月举行了2MW直驱式风机并网发电和2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下线仪式,标志着电机业务向风电领域的拓展取得成效,目前该型号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为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电机,多项测试数据和性能表现优于ABB同类产品,极大地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与大唐电力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08年至今旗下湘电风能公司己获得15.59亿元的风电整机机组订单(约200台2.0MW风机),根据公司08~10年产能规划(160套、300套和500套)和合同集中于09年执行完成的综合考虑,我们认为2008年将是公司风电业务盈亏平衡的时间窗口,如果风电机组的性能表现良好,而上游零部件的产能约束得以解决,09起将是风电贡献利润的爆发期。预计08~10年EPS为0.48/0.92/1.26,08年业绩释放将仍旧依赖传统业务和风力发电机的突破,风电整机机组的盈利贡献将不会明显,目前动态PE35.9倍,尽管综合考虑成长性预期其估值优势并不明显,我们对公司风电发展的态势仍具有强烈的信心,首次评级“推荐”。
中材科技(0002080)
公司全力推进风电叶片的生产制造(中材科技风电叶片公司于2007年5月成立,中材科技股权比例42.35%),目前1.5MW风电叶片产能达200套/年,2008年4月公司公告拟投资4.57亿用于扩建风电叶片产能的项目,达产后叶片总产能达700套/年,目前公司分别与大连华锐、金风科技签订了共计16.5亿的叶片合同,08-10年预计叶片收入达2.61亿/6.89亿/3.4亿/3.4亿元的增量盈利;公司依托北京玻璃钢研究院的技术背景和研发能力,在风电叶片的研发制造实力上有先发优势,一旦08年叶片产能有效释放,该项业务的收益将是未来三至五年内成长的亮点;此外,风电叶片、覆膜滤料和CNGC等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强(毛利率均在30%以上),公司业绩释放得到强而有力的保证。
预计08~10年EPS为0.7/1.06/1.32元,动态PE32.8倍,我们认为公司风电叶片的盈利能力是业绩成长的保证,产能扩建则是释放成长性的催化性因素,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将造就拥有技术及规模优势的叶片制造企业,首次评级:“推荐”。
天奇股份(0002009)
公司传统业务为汽车物流和散货业务,预计未来数年仍将维持年均30%的增速,2007年8月,公司设立上海乘风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全面进入风电领域,年底试制1.25MW叶片成功,并顺利通过静载和疲劳测试;预计08-09年玻璃钢叶片和机舱罩产能可达150套、250套和300套、450套,08年叶片和机舱罩业务可贡献净利润逾2000万元;2008年3月,控股子公司无锡瑞尔竹风科技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800KW、25米规格的竹质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正式下式(内测力学性能数据超过玻璃钢叶片,目前正等待进行静载和疲劳测试等试验),预计又可为08年贡献相当的利润来源。
预计08-10年EPS为0.51/0.94/1.28元,动态PE为31.37,估值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在与上海电气集团风电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保证了叶片销售的渠道优势,此外风电叶片行业产能的不足给公司业绩增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首次评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