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数据自动生成传输、井口异常情况紧急截断、井场工况实时监控……靠哪里来的力量,促使苏里格气田走向了数字化管理的王国。记者7月7日调查后不禁发出感叹:太阳,就是"能"。
难解之题
众所周知,苏里格气田地处毛乌素沙漠,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单井产量低,建井数量多,靠人工管理的难度大。仅单井管理而言,按照苏里格地区的发展规划,建成万口井的规模以后,如果采用人工巡井的方式,巡井的工作量大,势必带来人力资源的耗量大,而且很难实现对所有井的有效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在遇到紧急事件急需关井的特殊情况下,靠人工操作必须赶到井场,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由于苏里格气田单井产量低,气田开采后期,大部分气井都需要通过间隙生产来控制产量,要保证数千口井的定时开井关井,没有一支庞大的采气队伍和必要的交通工具,气田的生产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保证气田的长期稳定生产,这既是政治责任,也是社会的需求。而苏里格气田开采必须走低成本之路,要不然,就没有效益可言。建立从气田生产指挥中心到天然气处理厂到各个集气站,再到各单井的生产运行自动监控、井口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是对苏里格气田实现"高效、快速、简便"管理的关键。
苏里格气田的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而延伸到每一口井上的电力问题又怎么样解决呢?
借天问道
有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给苏里格气田的单井采取供外电的办法解决数字化管理问题,仅电力线路建设每公里就需要7万元的资金投入,这还不算后期的人工管理及电力电路设施的维修护理费用;假如在每一口井都使用发电机供电,购置一台发电机需要四五十万元的投入不说,后期的人工管理和燃料费更是个无底洞。这样一来,井距按目前的0.6公里算,按万口井的规模计算,引入外电,仅电路建设一次性投入就得4亿多元。如果利用发电机供电,没有40多亿元资金购置设备,在单井上要实现数字化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于一个犹如在"磨刀石上刮金子"的气田来说,这样的投入显然不符合实际。那么,电从何处来?计又在何方呢?
有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聪明的长庆人就像在低渗透的夹缝中发现和建成大油田、大气田一样,过人的智慧使苏里格的用电问题迎刃而解。
"太阳能",一项省财、省力、安全、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利用技术,被请到了苏里格气田的作业现场。"太阳能对单井用电问题的成功解决,推动了苏里格气田整个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生成。"苏里格气田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以为在单井上需要投入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请来'太阳能',每口井的装置只需要2000元的成本"。
数据作证
利用太阳能技术比采用外供电或自发电节约的巨额费用不说,通过太阳能发电催生数字化管理,使油田的管理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以辖井50口的一座集气站为例,数字化管理前,安排4名员工,2台车每3天巡井一轮,每年运行费用约50万元,通过数字化管理措施,安排2名员工,1台车每15天巡井一轮,每年至少节约运行费用25万元。按100亿立方米开发规划计算,每年至少节约运行费用2400万元。
"就苏6-1集气交接站而言,以前,一个人一天开车跑上百公里最多只能巡检8口井,费人、费时、费钱,现在通过实施数字化管理,单井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的运用,坐在集气站值班室一分钟就可以巡检58口井。一天时间便可对每一口井巡检达1440次。"苏里格气田第一经理部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张亚彬对记者说:"管理效率的提高,节省了大量的操作人员,像苏6-1这样的大站,以前需要14个人进行管理,现在只需要4个人就足够了,而相对较小的集气站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了,人工成本数倍降低。"
迈入数字化王国的苏里格气田,已进入刷新数字的新时代。以2007年11月16日苏里格气田日产天然气突破1000万立方米为契机,苏里格气田已进入大规模开发的新阶段,开采井口数、气田日产量等能显示气田快节奏发展的所有数据,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到今年7月1日,苏里格气田日产天然气量一举跃上1500万立方米台阶,达到1520万立方米,一个立足于低渗透,成长在戈壁荒漠,年产10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已显示出清晰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