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装机规模虽年年增长,但是并网问题一直制约新能源有效利用率提高。此现象发生产生的原因在于以风电、光电为首的新能源受天气因素影响明显,不确定因素高,解决并网难题将是未来新能源建设重点。
新能源建设的负面新闻,报道最多的恐怕要属风电“弃风”现象,大量风电站建设之后,由于各类原因没有及时进行电力上网,造成极大的资源及经济损失。那么,针对新能源并网难题业界又需采取哪些措施呢?
第一点:新能源建设需合理规划
新能源建设不能一拥而上,虽然部分地区风电或光电资源丰厚,但是大部分地处偏远,电力基础设施有限,并不能很好的支持新能源电力并网。此外,这类地区同样由于地理原因,在经济建设上会稍显滞后,地区能源需求较低,不利于新能源电力资源就地消纳。在电力基础设施存不足,地方消纳有限的双重因素影响之下,地区就会面临电力资源节余多,但又输送不出的尴尬处境。
对此,进行合理的新能源电站建设规划,是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方法之一。我国风电建设发展到如今,正在从传统内陆地区走向海洋,大力推行海风建设。与此同时,国内发达城市大量位于沿海,电力资源需求大,有利海风电力就地消纳。同时,地区电力设施完备,减少了配套电力工程投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对之后的新能源建设刺激作用明显。
第二点:技术上解决新能源电力上网难题
新能源电力上网困难,最主要原因在于电力随机性太强,以风电为例,有风天气与无风天气发电条件相差大,电力波动性强就对以衡定电压进行电力输送的设施带来极大考验,风电脱网事件时有发生。
此时,启用智能电网进行新能源电力上网支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此前,英国进行的智能电网第一阶段试验就表明,在风电等新能源并网问题上,智能电网优势明显。
事实上,智能电网的本质特征是以高度的信息化、自动化为手段,大幅度提升电力生产与供应的安全性、经济性、便捷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接纳新能源、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用户供电质量的目的。规模化新能源安全高效利用正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
此外,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波动性,需要在分布式储能、用户侧的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开展前瞻性研究,使得配电网能够适应供电结构变化带来的运行方式差异,逐步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的即插即用,提升适用性能。
工控中国认为,只有在充分解决以上问题之后,中国新能源建设才能进一步突破建设瓶颈,实现新能源电力高效并网,对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及之后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都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