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稼秸秆利用效益低下,焚烧秸秆行为普遍,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大形势下,近日,河北农业大学传来让人欣喜的消息:该校项目组研发的微生物秸秆发酵饲草项目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取得了秸秆利用技术革命性突破。
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可将原本只有2%-4%粗蛋白的庄稼秸秆变为含有12%-18%以上粗蛋白的优质饲草。
内蒙、山西、吉林、河南等省3年多的试验示范证明,利用微生物发酵秸秆饲草饲喂牛、羊、猪、兔、鹅等家畜家禽,均取得满意成果。其中用于牛、羊,在减少原配合全价饲料中的玉米等能量原料20%-25%、豆饼粉等蛋白原料60%-75%的情况下,不影响育肥速度和育肥效果。用此技术发酵好的秸秆等量替换养殖场的普通青贮秸秆饲草,其他饲喂方式不改变(精料不减少),肉羊在育肥期月多增重2-3公斤。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委员会会长李毓堂,用8个字概括了这项新技术产生的多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节粮、兴牧、增收、环保”。有业内专家预言,该技术将在秸秆利用技术上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目前我国年粮食总产虽已突破5亿吨大关,但每年还要大量进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养殖业属于“耗粮型”结构。数据表明,我国以粮为主要饲料的生猪养殖比例占家畜养殖的85%,禽类占9%,耗粮占到粮食总产的四成左右。而我国的庄稼秸秆高达7亿吨,但由于技术原因,这种资源除少量得到低效利用外,几乎成为农民头疼的“废物”。该项目主持人朱宝成教授说,如果利用这种技术将30%的秸秆变为优质饲草,每年则可为国家节粮5000万吨。
据朱宝成介绍,目前,在我国牛羊肉总产量中,羊肉的80%、牛肉的90%以上均产自盛产秸秆的农区,这项新技术为农区牛、羊养殖业大发展的提供了必要条件,引发我国养殖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改变牛、羊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畸贵的状况,同时对草原生态和大气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深刻意义。
朱宝成说,这项新技术对农民增收有着多层明显效果。从小的方面讲,每亩秸秆收购可为农民增收200多元;从养殖户来讲,除增加家畜产量外,每吨发酵秸秆发酵饲草还可节约600元饲料成本,投入产出比为1:6。从大的方面讲,有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由“农业种植 → 秸秆 → 发酵饲料 → 畜牧养殖 → 养殖废弃物(粪便)→生物有机肥料 →农业种植”的良性循环。
目前,河北农业大学项目组在完成这一核心成果研发的同时,探索出微生物发酵秸秆简便易行的大规模生产工艺,从秸秆发酵、检测,直至各类家畜、家禽的饲喂等环节,也形成了一套完整详尽的技术流程。
该项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全国畜牧总站已将其列为国家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