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光伏产业倒闭潮、破产潮的一幕仿佛还在昨天,而目前光伏产业投资潮再次袭来,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光伏产能过剩,是否会重蹈光伏产业前几年之辙?
光伏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这次的焦点集中在了光伏电站建设方面。今年以来,华为、恒大等产业巨头,及中环股份、林洋电子、彩虹精化等一批上市公司,跨界进入光伏业掀起投资热潮,加上国家扶持政策向分布式光伏电站倾斜以及光伏市场需求的回暖,有业内人士称今明两年将是光伏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不过,热热闹闹的行业事件背后却隐藏着不容乐观的冰冷数据: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前三季度28省市新增并网光伏发电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79万千瓦,比起能源局年初提出的全年14万千瓦的预期目标,让业内大跌眼镜,而根据国家能源局今年9月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目标达到21万千瓦以上,此规模是目前国内规模的近6倍,按照目前的数据,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样不容乐观。与此同时,近期,领先的光伏制造商天合、英利等企业下调组件出货的预估。
光伏行业这一“冰火两重天”的现状让很多业内人士产生疑惑:如果光伏行情不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资本砸钱进去呢?如果光伏行情很好,为何前三季度的并网量如此之低?
更重要的是,几年前,光伏产业倒闭潮、破产潮的一幕仿佛还在昨天,而目前光伏产业投资潮再次袭来,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光伏产能过剩,是否会重蹈光伏产业前几年之辙?
光伏电站投资潮落潮起
中国光伏行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早在2007年,中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基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组件与光伏变速器等与光伏相关的组件大多出自中国厂商。
但是,蜂拥而上的投资热潮也让中国光伏行业一度陷入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在2011年和2012年甚至出现了光伏厂商大规模倒闭的现象。
如今,国内的光伏行业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自去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中央相关部委也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光伏产业利好政策持续释放:财政部出台光伏补贴发放政策、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出台支持融资意见、光伏发电装机配额制如期落地,近期国家能源局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并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一系列政策利好给处于寒冬的光伏企业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巨额投资潮随即汹涌而来,而光伏电站的建设更是备受资本青睐。
仅从11月份来看:11月12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计划于2017年前在内蒙古开发建设7.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而在3月份,中环股份已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政府签署了一份累计投资200亿元、建设2000MW光伏电站项目的框架协议。
11月21日,海润光伏公告称,拟投资百亿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建设1万千瓦光伏电站,总投资100亿元左右。一期投资建设容量为100MW的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投资10亿元左右,计划在2014年度完成。而7月份,海润光伏与顺丰光电签署了合作开发479MW的光伏电站项目。
此外,阳光电源近日也与陕西榆神签订了50亿元生态光伏框架协议,航天机电也拟在云南投资20亿元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而此前,一些非光伏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据媒体报道,史玉柱已成立了一个名为绿巨人的公司,重点投资光伏业;而地产公司恒大集团也在9月底向外界宣告将进入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此外,江苏旷达8月份以9000万元收购了青海力诺100%股权;华北高速拟与金保利新能源共同投资4.5亿元,收购位于江苏徐州丰县的23.8MW已并网生态农业光伏发电项目的全部股权。
“由于国内市场大规模的启动和海外市场的发展,光伏产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正在持续回暖,很多企业恢复了盈利。据统计进入工信部名单的企业利润率达到合理水平,领先企业已连续几个季度达到100%满产,全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已不存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长高纪凡曾公开表示。
资本推动下的产业“大跃进”
从国家能源战略来看,可再生能源产业将会取得良好发展,尤其是光伏产业更具潜力,未来十年发展速度会更快。而吸引资本投资光伏电站的直接原因则是远高于光伏制造业的投资回报收益。
根据光伏行业内的理论测算,综合各种因素,目前西部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的内部收益率可达8%-10%,如果投资方对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强,甚至还有可能更高;只需要20%的自有资金,10%的净利润率便唾手可得,投资光伏电站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高达50%左右。尽管每1万千瓦光伏电站需要80亿-100亿元的投资,但仍然吸引着上市公司和大资金争相进入。
但是,这一收益率水平要兑现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的光照资源优越,项目并网条件便利,更为重要的是,8%-10%的内部收益率是电站稳定运行25年的全寿命周期的平均水平。在当前国内光伏行业现状水平下,这一数据并不容易实现。
“目前光伏电站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光伏电站的质量,我在走访西部大量光伏电站后发现,电站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存在大量影响到电站收益的问题,而这一点却并没有引起电站开发商的足够重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价格以外,光伏电站的质量是影响投资收益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银行和投资方都在紧盯着。
有媒体报道,由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组织的一次大范围光伏电站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30%的建成三年以上的电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甚至有建成不过三年的光伏电站的组件衰减率竟然高达68%。
与此同时,从全世界来看,光伏产业都是一个严重依赖于政府补贴的行业,特别是前期,如果政府补贴出现变数,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就会被颠覆。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近日公开表示,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光伏产业在全球产业里是非常少见的一个产业,它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它是受政策影响非常大的一种政策型市场经济,这不仅仅是中国,连发达国家都是一样的。
他表示,任何市场都不可能无休止地扩大规模。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不能随便透支的,应该统筹发展。市场具有一种稀缺性的特点,而且流动性特别差,光伏产品一用就是20年、25年,使用周期比较长,这就应该防止提前消费。没有统筹规划,大起大落,对整个光伏产业是冲击力非常大的。
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近日在2014能源年会上也强调:新能源发展如果靠补贴就“甭想做大了”,甚至是“做死了”。
“应该在机制上引入竞争,鼓励创新方式降低成本,逐渐减少补贴,最终做到不要补贴,与燃煤发电有一定的竞争可比性。”张国宝表示。
原标题:光伏电站投资热背后藏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