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生物质能 » 生物质能动态 » 正文

稻谷秸秆终于有了好去处

日期:2014-12-09    来源:奉贤区社建办  作者:奉贤区社建办

国际新能源网

2014
12/09
22: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稻谷秸秆 好去处

     不久前,奉城镇八字村种粮大户任相军与当地一家名为皇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秸秆收购协议,其150亩稻田的秸秆全部由该公司收购,价值1.8万元。“不用费劲处理还能卖钱,这真是捡了个大便宜。”任相军开心地告诉记者。

  任相军和“皇瑜”这家回收秸秆企业合作是从今年“三秋”开始的。按照协议,企业用一种秸秆捡拾打梱机,进稻田打包收购稻草。每当几块稻田收割完,秸秆捡拾打捆机就开进农田,在田间往来穿梭,顷刻间将满地水稻秸秆变戏法似捆成一个个“正方体”,再由运输车统一运出。

  “这是个双赢的合作。”“皇瑜”负责人邵国飞介绍,长年来,以生产生物质燃料为主的“皇瑜”都以木屑为产品原料。与本地农户合作,一是有了相对廉价的原料,二是来源很稳定。”邵国飞告诉记者,他将秸秆回收上来,然后粉碎做成燃烧颗粒料,环保又节能。

  对于农户来说,秸秆卖钱是一笔额外的收入。每亩约有1200斤秸秆,每斤以0.1元收购。“我家150亩稻田,今年产生18万斤秸秆,细算,比秸秆还田拿到每亩45元补贴还多。”任相军说,他和农户们对秸秆回收兴趣浓厚,另一个关键是,“皇瑜”从秸秆捡拾、打捆、运输、回收实行一条龙上门服务,农户可省去人工等成本。

  奉城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站长华永春说,奉城镇是区里的农业大镇,全镇水稻种植面积2.5万余亩,秸秆产量达1.5万吨。往年,依托区里有关的补贴政策,很多农户以秸秆机械化还田处理秸秆,但仍有近三分之二的秸秆被遗留在田间。镇里鼓励企业开展秸秆回收一条龙服务,已集中回收了3000吨秸秆,八字村等11个村共1200户农户受益。这样,无论是秸秆焚烧还是随意抛弃,都在源头上得到遏制。今年秋收,该镇没有发生过一起秸秆焚烧及乱丢事件。

  为扶持企业回收利用秸秆,区发改委、区农委、区财政局与区环保局四部门今年联合修订下发了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新政通知,规定凡收购本区秸秆、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单位,将按实际秸秆综合利用量,给予200元/吨的资金补贴。邵国飞说:明年还将扩大回收面积,扩大双赢局面。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