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的首富,这通常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没有人想到的是,在王健林与马云的首富之争中,竟然杀出一个“第三者”——汉能集团董事长李河君。
截至1月27日收盘,汉能薄膜发电收报3.73港元,总市值达到1552.93亿港币,其中李河君占股90%以上。再加上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能源资产,李河君的身价至少提高到2000亿元级别。虽然随着股价的波动,李河君的首富位置现已被王健林取代,但是他依然拥有冲击首富宝座的实力。
事实上,新能源一直是制造中国富豪的重要行业。从尚德电力的施正荣到赛维LDK的彭小峰,再到如今的李河君,这些超级富豪的诞生证明新能源行业的无限潜力。
与经常上头条的王健林和马云相比,李河君为人非常低调,只有在能源圈内才小有名气。1988年至1994年,李河君在中关村倒卖电子产品掘得第一桶金。河源,既是李河君的老家,更是其发迹之地。获得第一桶金后,李河君拿出1000多万元收购了河源东江上一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目前汉能集团在云南、广东等省投资建设了多个水电项目,装机容量高达620万千瓦,相当于2.3个葛洲坝电厂,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安桥水电站。2011年该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后,汉能集团成功跻身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项目建设的行列。2012年8月,金安桥水电站四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度。
在李河君眼中,水电站就是印钞机,他曾如此描述水电业的潜力:“汉能是全球私营企业中最大的水力发电公司,年年有几十亿的正现金流。一年赚几十亿并不稀奇,但年年赚几十亿谈何容易!我们的原材料成本是零,水电的特点就是一把干起来以后,它就是个印钞机,不管礼拜六、礼拜天,天天都这样。”
水电业让李河君致富起家,但真正让他成名的却是光伏行业。
2006年到2009年是中国光伏行业最鼎盛的时期,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2008年光伏的全球安装量增长了1倍以上。李河君看中了商机,决定跨入光伏业。当时,晶硅在光伏行业占据90%的市场份额,而薄膜比例还不到10%,但他力排众议,大举投资薄膜太阳能,并且提出要打通全产业链,做出规模。简单来说,汉能就是要打造从上游光伏设备制造、技术研发、太阳能电池制造以及下游光伏电站的闭环。
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光伏产业中,晶硅和薄膜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两者的适用领域不同,不能简单否定薄膜技术的市场潜力。“以前的薄膜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汉能采用的铜铟镓硒技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而且体积更小。未来在建筑一体化上,薄膜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在于转换率低,无法与晶硅太阳能电池抗衡,这也是汉能所谋划的光伏全产业链模式的关键硬伤。因此现在汉能的重中之重,在于其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突破。一是要真正对比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经济性优势,二是最终可以达到相对火电标杆电价平价上网乃至更优。
2009年,李河君加快在光伏业的布局,提出用两年时间上马2GW薄膜产能,做到全球第一。全球唯一在光伏薄膜领域有所斩获的是美国FirstSolar公司,其产能才刚刚达到1GW,并且用了十年的时间。随后的两年内,汉能布局9大光伏制造基地,每个基地的起始设计产能均在250MW以上。
2012年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遭遇寒冬,但李河君却高调宣布,汉能集团的光伏产能已达3GW,超越First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得益于这场光伏寒冬,这一年内李河君先后发起三起海外收购,收购对象德国索利博尔公司、美国米尔索勒公司以及全球太阳能源公司,这些均为薄膜太阳能的同业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陈永红曾称,“我们基本上是以‘抄底’的价格收购的。”
但这个庞大的能源帝国并非全无隐忧。圈内人除了质疑其技术路线外,对其“自产自用,捆绑政府”的商业模式同样产生争议。
过去汉能的光伏业之所以能野蛮生长,是基于良好的政商关系。汉能常以大量投资作诱饵,迎合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提升GDP从而妆点政绩的心理,采用所谓的“三三制”,即地方政府、银行贷款和汉能各出资三分之一的模式,为汉能在各地布局光伏基地大开方便之门。
除此以外,汉能集团的资本运作一直备受质疑。有关外媒指出,自2010年以来汉能薄膜发电合计实现148亿港元营收,几乎全部为向母公司汉能集团销售设备所得。换而言之,汉能薄膜发电通过向母公司出售生产设备,再将母公司生产完的材料购回,继而给母公司的下游企业或别家企业安装——通过如此简单的运作模式,汉能薄膜发电就轻松获得50%以上的净利润率。
电动汽车将是汉能下一个落点。2014年4月,汉能成为首家和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的中国充电站供应商,强势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李河君表示,薄膜发电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动汽车实现移动充电,不再依赖充电桩。“6平方米左右的车顶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的巨大商机,也使电动汽车的远距离使用不再受充电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