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清洁发展机制 » 正文

福建长汀供电推广清洁能源助力老区青山绿水

日期:2015-04-29  

国际新能源网

2015
04/29
13: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清洁能源 以电代燃 生态文明

福建长汀县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水土流失已有上百年历史。据1985年遥感普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该县国土面积近1/3。近年来,长汀县加大“以电代燃”补助和农村电网改造投入,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抓手,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为保护“青山绿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河田镇露湖村是河田镇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村子之一,一眼望去的山头尽是黄泥和沙土。如今的露湖,山河披绿,到处是一派“百姓富、生态美”的景象。近年来,龙岩市政府出台政策,实施“以电代燃”,每度电补贴0.2元,引导农民“以电代燃”,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燃料困难,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烧柴对植被破坏的问题。

为了让村民用上可靠稳定的电能,保证长汀县“以电代燃”政策的落地实施,长汀供电公司针对供电半径长、建设标准低、电压质量及可靠性差的状况,全力推进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升电力服务品质,全力为长汀老区“绿色”崛起保驾护航。“十一五”期间,长汀电网共投入建设资金约4.2亿元,重点解决农村低电压、“卡脖子”等用电难题,打造美观、可靠、清洁、便利的绿色新农网,让村民用上放心电、舒适电,乐享幸福生活。

“自从推广以电代燃,煮饭烧水都用电,又清洁又方便。自然就不会上山砍柴,生态也就得到了保护。”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重点镇、河田镇党委书记林天荣说,“以电代燃”减少了山林植被砍伐和燃煤废气排放;电网改造升级后,镇上还办起了生态工业园,不少农民选择回乡务工或创业,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今,长汀县“以电代柴”农户超过12万户,90%的农户用上了电饭煲、电磁炉等电气化炊具,彻底改变了当地百姓上山砍柴的习惯,每年可减少砍伐薪柴300万立方米,有效治理了长汀水土流失问题。

同时,长汀公司还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国网福建电力林”护林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生态长汀贡献一份力量。如今,“国家电网福建电力林”已被打造成为水土保护、绿化美观的生态林。

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长汀公司更加注重电网建设运营中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在电网工程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时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尽量避开国有林区和森林密集区域;推行掏挖式基础和全方位不等高接腿铁塔,减少土石方开挖量;严格限制施工临时占地范围,及时回填开挖基坑。数据显示,2011~2014年,该公司节约电力建设占地14818亩,少开挖基础土方861.54万立方米,少砍伐林木7.24万立方米,有效保护了青山绿水。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