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汉能昨天真的被玩大了,市值直接腰斩,一时间各种猜疑、各种评论、各种刷屏占据各类媒体、微信朋友圈,今天汉能也做了声明,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汉能一切正常,就是股价跌了47%。那么今天所说到底跟汉能有关系吗?总结起来也是一句话:汉能的广告宣传让更多人知道了光伏、冲进了光伏,确实做了贡献。
目前除屋顶光伏电站以外,电站指标还是一种稀缺资源,而且没有强大的关系网很难拿到,光伏电站理论利润又很暴利,这让有些不太懂行的或者捞一把的人感觉指标很值钱,有强大的关系网能搞定指标,就自认为能搞定EPC、搞定银行,先让EPC垫资或短期融资,把电站建起来,然后用银行长期融资替换,玩个空手套或者以较小的投入就能持有电站,那实际情况又怎样呢?希望本文能对有些光伏电站业主带来一些帮助,若有不对之处,欢迎大家拍砖指正,给笔者一个学习的机会。
虽然笔者进入光伏行业刚刚半年,也就是个新兵蛋子,不过参与或看过的光伏电站项目,大大小小也超过500兆瓦,几乎涵盖目前各类的光伏电站,接触过的光伏人士也几乎覆盖了当前光伏行业的各个环节不同角色,不过,打交道最多的还是光伏电站业主、EPC和电站收购方。
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更多的时候还是跟光伏电站业主洽谈融资贷款事宜,因为笔者更多的是做建设期间短期的项目贷款,所以几乎所有的电站业主都跟笔者说,我的项目是当地非常大的项目,现在其他行业又不景气,只要电站建起来,只要并网发电了,某某银行基本在并网后三个月左右就能发放长期贷款,还拿出某某银行开出的所谓贷款承诺函,但均是可撤销的,不具有法律约束的,换句话来说即便并网发电了,贷款承诺函也不是算数的。
对于一般个人股东,或项目公司没什么背景的光伏电站业主,光伏电站建设期间融资,大部分银行也会跟电站业主说,目前项目公司自身资质信用不够,因为建设期有风险,不能为其做建设期间贷款,并网后发电,就有了电费,形成了现金流,基本在三个月左右就可以为其发放长期融资。
遇到此情形,笔者一般让业主问问该银行,如果建设期间有如央企等类似的强有力的或其认可的担保或回购或银行保函等增信措施(增信可至银行所说并网后放款时,也就是说,如果期间电站出了问题有人还款,且还得起),是否能在建设期间就为其电站发放贷款,银行反馈过来的答复花样众多,啼笑皆非,有的说没这个业务、有的说太繁琐不做、有的连银行保函都不认、甚至有的说增信企业不是当地企业等等,而如此作答的银行几乎都是国内大型商业银行……
那么这些银行为啥这么说呢?笔者与有些电站业主分析后得出另一个非常好笑的结论:按照申报指标的方式做银行的工作,结果就是这样。
笔者也见过并网后,因种种原因而未能获得长期融资的光伏电站,导致电站业主不得出售电站的,也遇到过开始坚持单干,后来不得不寻求合作的,甚至因某些原因被拖到临近并网大限而无资金开工,再不开工指标就要作废的。所以望电站业主能多想想,如果后期长期融资能如期下来,是否就能万事大吉呢?
融资是有利息的,每年或者每个季度或每个月需要偿还银行本息,还款来源基本是电站的电费收入,而电费由当地脱硫电价和补贴(国家补贴、地方补贴)组成,脱硫电价部分基本能及时拿到,但补贴大家心知肚明,目前基本后延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累计已超过140亿元。业内人士称,补贴部分的发放周期短则3个月,长到5个月以上。不仅如此,“截至目前,自2013年底以来新投产的光伏电站,补贴目录一直未组织申报。”
简单算笔账,按10兆瓦光伏电站总投入7500万元,向银行融资6000万元,融资期限10年计算,平均每年光本金就要还600万元,而脱硫电价的电费收入根本连本金都还不了,所以还要准备至少一到两年的银行利息,以便备用。
近期各大光伏媒体在热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有望上调”,包括笔者当时觉得有可能,不过仔细分析后,感觉近期上调不太靠谱,其主要的原因是脱硫电价刚刚进过一轮下调,价格司应该不会像发改委调汽油价那样去调电价。
综上,按照申报指标的方式做银行的工作,结果就是这样,即便有能力拿到长期融资贷款,有没有实力扛得住,需要细细算算,是选择合作?还是自己单干?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