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在大学寝室开办公司,为英国政府项目做研发工作;
24岁,回国创业,成为家乡首批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企业;
28岁,入选浙江省引进海外高级人才“百人计划”,被浙江省政府特聘为专家;
29岁,添列国家“千人计划”名单,被聘为国务院特聘专家,成为最年轻的“国家级”引进人才之一;
34岁,创业十二载,产品成功跻身欧美成熟市场主流品牌之列,并兼任世界风能组织IEC61400—2标准制定委员会委员、上海电力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特聘博士生导师等社会职务;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80后”的宁波小伙子王一鸣,白手起家创造了如此丰盛的经历与成就。
尽管才34岁,他却已是光伏逆变器行业内的“老人”,不但对行业变迁如数家珍,所创办的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浪科技”)更是已成功跻身国际主流市场,成为了屈指可数的依靠综合品质而非价格优势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中国新能源制造企业之一。
在国务院近日下发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制造业被确立为中国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
由此,王一鸣在新能源制造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也更加引人注目。而在这位“80后”专家型企业家看来,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中,产品的可靠性,应该是最基本的命题。
可靠性是一切产品的根基
2015年年初,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发了国内舆论对中国制造产品品质的热议。
这让王一鸣想起了当年去国外参展时的遭遇。
“当时,很多老外看到中国产的逆变器,都很好奇。而我们则要描述一大段来解释产品的来头。比如,团队是英国的,研发在英国做,只是生产在中国,等等。这样的底气不足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像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良心上过不去一般。”
这种莫名的心虚,让王一鸣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的差距。他逐渐意识到,中国制造的最大不足,正是在可靠性方面。
于是,他四处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制造企业的管理经验,然后在自己的企业里进行整体管理体系改造,并由此开始了一种对产品可靠性近乎极致的追求。
时光如梭,一晃眼,回国创业已十年。此时的王一鸣,尽管仍青春动感十足,偶尔还略显孩子气,但却已成长为一位有着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家。
他的公司——锦浪科技,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比如,全球第一台同时通过世界风电IEC标准、美国AWEA和英国MCS测试的10千瓦风电整机;全球第一台应用40个可编程功率曲线点的风力并网逆变器;第一台实现各个国家上网标准参数和风电、太阳能应用软件切换的并网逆变器;国内最早的同时通过美国、欧盟、澳洲和英国认证的并网逆变器......
在这诸多“第一”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注释:锦浪制造。
如今,锦浪科技的光伏逆变器已销往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出口量连年稳居国内企业前三,还成为了欧美成熟市场的主流品牌之一,甚至部分类别产品还是全球市场的龙头。
特别是在王一鸣曾经学习和创业的英国,锦浪科技更是大放异彩,不仅是当地最大的中国光伏逆变器供应商,还是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在当地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而2015年3月的一则新闻——《法国埃菲尔铁塔安上“中国心”》,更是让一向少为国内市场所知的王一鸣和锦浪科技,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原来,在法国的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上,新近加装了一套风力发电系统,其中的整套电控部分(控制器和变网逆变器),全都由锦浪科技制造。
在王一鸣看来,这是锦浪科技坚持追求可靠性的必然结果。“从我们成功跻身海外主流市场的经验来看,任何产品最根本的卖点,都是可靠性,电力电子产品更是如此。”
可靠性是一种系统思维
没有人的成功会一路坦途,王一鸣也不例外。
他毫不隐讳的告诉记者,在可靠性方面,其实锦浪也有许多教训。
公司刚成立那阵,生产出来的产品老是测试不过关,或者同一批产品的差异性很大,有的好,有的不好。大家怎么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结果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优化上钻牛角尖。
“我们当年一起回来创业的这批人,在学术研究上可能都很牛,但在生产管理方面,却连小学生的水平都不如,因此走了许多弯路。”后来,通过引进国内最顶尖OEM企业的生产管理团队,锦浪科技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王一鸣意识到,要实现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必须围绕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思考解决之道。
由此,他在公司内部提出了一个可靠性工程,并作为全公司的头等大事来抓。
这个博采众长而来的可靠性工程,已远非产品的质量管理所能涵盖,而是包括从产品的研发到供应链、生产、仓储、物流、销售、市场、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在内的可靠性建设,是基于整个企业运营管理的整体可靠性的一个系统工程。
但这绝非一日一时之功,而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因此,“我们对于可靠性的建设,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就是希望通过多年养成一种企业习惯,让整个企业的意识深处都隐含着这一理念。”王一鸣说。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一些逆变器企业,可能有一种忽略可靠性而过渡营销的倾向。
比如,加载越来越多的非逆变功能在逆变器上。“逆变器的智能化肯定是个方向。但这应该是基于提升逆变器本身的性能和品质,是从内而外的智能化,是将逆变器作为一个源头和主平台,向外发展和散布一些功能,而不是从外向逆变器加载一些不相干的功能。”
对于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和智能运维,王一鸣认为,逆变器要做的是更精准和更细致的采集数据,而不是去追求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的运算分析,因为这是另外一个专业环节的事。
“为什么做组件和支架的不去搞所谓智能运维?因为这本身是不相关的事。逆变器的本质是要实现更好的转换效率和电能质量,因此产品的可靠性才是其基本命题。忘记这个根本,就是在偷换概念。”
研发是可靠性的起点
在这个基于产品整体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工程建设中,研发设计环节,被王一鸣认为是可靠性的起点。如果这个起点没有走好,后面做得再好,也还是有可能将不合格的产品带给市场。
因此,对于原本就擅长的研发设计,他花了更多的心思进行可靠性建设。
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充分利用外部软件公司和管理顾问公司的资源,将锦浪科技的整体研发设计思想具体化、流程化、软件化,并嵌入到公司内部的ERP自动化管理体系中。
也就是说,锦浪科技的任何一个研发项目,从立项到结项,其中的流程、节点如何管控,都是由公司的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说了算。
如果一个研发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想要跳过某个环节,首先系统就不会允许,这保证了整个研发过程不会受到某个人突发奇想的影响。“我们允许每一步流程都可以走得很急,可以追求速度,但绝对不会跳过该走的那些流程。”
“对于研发工作来讲,你做不出来,或者做错,其实都没关系,可怕的是你做了一个看起来正确的东西,却隐含着许多潜在的危机和错误在里面,这会把不可靠的产品带到市场上去。”王一鸣说,锦浪科技建立这套研发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规避这种可能。
基于此,锦浪科技的整个研发体系的可靠性建设,分为了“事权”架构和“人权”架构两大部分。
在王一鸣看来,一个可靠的研发管理体系,除了流程和制度的可靠性,人才体系建设的可靠性同样重要。“两者一为主体,一为载体,缺一不可。不是有了技术高手,你就可以设计出来最好的产品。在这里,人很重要,但制度和体系更重要。”
锦浪科技的“事权”架构部分,主要是通过五个各自独立的小组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协作和相互制约。其中,硬件组负责电器系统的电容、电感等硬件设计;软件组负责一些嵌入式软件的设计;结构组负责电器的外观、外形以及结构设计;测试组则站在用户的角度,对整机系统的功能、性能以及安规等进行测试;工程组负责将研发好的产品转换为可批量生产产品的技术文档、流程控制等。
“我们内部管理的所有规范,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子流程,都围绕这一主体架构来制订。”在此基础上,锦浪科技又将整个研发流程划分为概念、计划、初样、正样、小批量和批量等六个流程阶段。
其中,研发的主体工作主要在概念、计划、初样、正样四个阶段。主要是对将要研发的产品项目进行市场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分析,通过评估、立项、制订执行方案、整合资源、样品评审、初样修改、再评审和测试等环节,来保障研发主体工作的可靠性。
研发主体工作结束之后,则是小批量试产阶段,通过把研发样品转化成可批量生产产品等准备工作,包括返回到研发主体阶段去解决一些生产中的不方便性问题之后,才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我们的研发人员会一直跟踪到批量生产及售后阶段,通过对市场反馈、客户使用反应等信息的跟踪,再次提出细节调整方案。”
至此,研发工作才算结束。
而“人权”架构部分,则以“导师制”和“答辩制”的模式,来保证公司对研发人员的梯队化培养。
“导师制”,类似于国企过去常用的师傅带徒弟的做法,就是为每一名新进员工都安排一位老员工做导师,除了负责指导和安排新员工的工作,最终帮助新员工能够顺利转正外,也为新员工更快融入公司打下很好的基础。
“答辩制”,则是锦浪科技的一个创新,形式上类似于大学里的学位答辩。主要是通过对研发人员在每一阶段的合格能力进行评审,来对整个研发团队的能力层层把关。
这两项制度,一方面帮助了员工更快成长、顺利成长,一方面则严格把关,保证了整个团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锦浪新能源的每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就是可靠的。”王一鸣说。
而在研发之外的供应链、生产、销售及售后等其他管理环节,沿着这一可靠性体系的起点,锦浪科技也建立起了类似的管理流程,并同样嵌入到公司的自动化管理平台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就在不少“80后”还在感慨生不逢时时,34岁的王一鸣却已创业十二载,他的锦浪科技,更是已蜚声国际新能源市场。
他的创业经历,与成就一样,也颇为传奇。
在国外有一种说法,车库才是最牛高科技公司的创业孵化器。还有一种说法,创业成功的多是半途辍学的学生。
比如大名鼎鼎的苹果、Google以及惠普等公司,均是在各种车库里起步。而包括苹果的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以及甲骨文的埃里森等一干享誉世界的创业者,都曾有过辍学创业的经历。
似乎,只要在车库里开始,再加上半途辍学的创业,就具备了成为一家有世界影响力企业的可能。
与这些大名鼎鼎的创业者稍有不同,王一鸣当年在英国的创业,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车库,所以将公司开在了大学的寝室里。
2003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他,用奖学金创办了CUK公司——专门从事新能源逆变器的研发。
虽然创业地点没有乔布斯等一干同学那么“高大上”,但一向学习成绩优异的王一鸣,却还是赶了一回“辍学创业”的时髦。两年后的2005年,博士尚未毕业的他,与在英国期间结交的几位伙伴一同回到他的家乡浙江象山,创办了锦浪科技,开始了他飞跃般的创业人生。
尽管公司的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国际主流市场,但王一鸣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在他内心深处,似乎时刻都在对中国制造与国际先进制造进行着比较。
“中国这十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十年前也许很多中国企业在想着怎么偷工减料,主观上就想把产品做成质量不好的东西。而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家,乃至中小企业老板,都有一种意识,就是想把产品的可靠性做好。”
“但是,可靠性的塑造需要一个过程,它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能力,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实现的。”
也许,正是因此,王一鸣对于具体的市场数据关心不多,而更愿意去思考市场上那些好企业好产品背后的本质原因。
在他看来,中国制造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整体上面临着质的升级,这也是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方略的背景,为的就是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要实现这一战略宏图,可靠性,则是基础中的基础。”王一鸣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