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G7)峰会6月7日在德国召开,而伴随会议落幕传来了各种提问和质疑。
世界上最发达的7个国家的首脑决定,要在本世纪末停止使用化石能源,并在2050年前使温室气体排放量降到2010年的30%以下。
随之,就有这样的疑问出现:这些富裕国家的中年首脑所定的政策,到底会在子孙手里得到怎样的执行?即使世界各国在今年下半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协议,该协议是否能被贯彻?所谓的变化,是否会以碳排放税、“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可持续能源补贴的形式出现,或综合以上各种方式?
对于这些疑问,我们先不置可否。通过此次峰会,我们能够明显感到,未来化石能源产业的日子将不再轻松。
能源产业的投资往往以未来几十年为单位。举个例子,英国谢德兰群岛上的萨洛姆湾巨型油码头,早在1975年就开始建设;40年后,其仍是北海油气产业的关键基础设施。如果,现在正处于规划中的能源项目需耗资上百亿元,回收成本需数十年(如超深水、北极钻探,或油砂开发);哪怕在未来35年内,化石能源市场仅缩水40%,而实际上该比例很可能更高。这样的前景,绝对会让化石企业心寒,当然也会让投资者望而止步。
如今,除了化石能源企业如坐针毡外,能源政策的制定者也倍感压力。为了达到G7的目标,现有的清洁能源发展趋势必须进行一次惊人的提速。
2015年第一季度,美国新增太阳能产能1.3吉瓦,并计划在今年内再新增8吉瓦。该消息也许会让太阳能的支持者欢呼雀跃,但在美国1太瓦(1TW=1012GW)的总产能中,上述增额只占不到1%的涨幅。相比之下,这样小幅度地增加太阳能设备比大规模改造容易得多。大规模改造需要巨额补贴,以购买具有备用容量、能在夜间供能的电池。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投入巨额的资金和大量人力物力。被戏称为化石能源消费俱乐部的国际能源署(IEA)指出,要让欧洲的能源企业放弃煤炭,改烧天然气,那么欧洲碳排放价格至少要上涨7倍,从现在的每吨6.3欧元(约7.1美元)涨到42欧元/吨。欧洲的电力消费者为支持现有的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已经在承担着高昂的电费。如果税费再提高,消费者本身就可能会退缩。
但撇开政治不谈,我们都能看到清洁能源的前景从未如此明朗。获益于技术革新和能效提高,太阳能发电价格已经在逐步下滑。在美国,家庭太阳能系统已降至3.48美元/瓦,比2014年降低10%。
在可见的未来,产业化让清洁能源设备更加平民化;激动人心的创新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入工厂;更清洁的天然气慢慢取代石油作为运输燃料;能源效率的提高将会带来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