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1990,是中国地热能发展的初期阶段,那时中国的地热能开发与利用还未接受市场化洗礼,但是,这却是中国地热能发展基础的40年,在这20年里地热能利用的各种形式都开始发芽,温泉旅游方面,有各种国家级的温泉疗养院,地热供暖方面,在北京天津进行集中供暖试点,地热农业方面也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推动试验基地,地热发电,则有羊八井、那曲、丰顺地热发电厂等国有地热发电项目的实施。
1990——2010,中国地热能发展走向市场化,温泉旅游打头阵,在中国各地遍地开花,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走向与环境问题的影响,地热能供暖作为城市建筑能源领域的新秀,也逐渐步入中国人的视野,在这20年里,很多地热能公司诞生、发展、成熟起来,地热能行业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进程,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地热发电也再次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一些地热公司与投资公司,也对这一领域加紧了开发进程。
2010—2020,中国的地热能市场将加快发展进程,地热技术的进步,地热企业的成熟,地热专业人才的增加,地热领域资本的投入,都将使地热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地热市场的整体水平,也将加倍提升。2014年初,国家能源局四部委联合发布《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0年,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量达到5000玩炖标准煤,形成完善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体系。
地热开发研究员,根据多年地热开发经验以及地热开发的整体趋势,提出了2020年,中国地热能市场的四大战略猜想。
温泉旅游:打破群雄混战局面,执行品牌性与综合体战术
根据2014年底中国地调局的全国性地热资源普查结果得出数据,目前中国的温泉有3000多眼,而随着地热勘察和地热钻井业的发展,中国的温泉还将继续增加,中国的温泉旅游也会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温泉旅游市场目前虽然火爆,但并不健康,存在着很多隐患,并且盈亏不定,正处于市场自由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粗放型。
在未来,温泉市场的竞争会进一步激烈化,而与之共行的将是优胜劣汰,市场将根据供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温泉旅游市场,将向高质量、标准化的品牌性靠拢,同时,也将进一步引入高端的温泉旅游规划理念,形成各种温泉经营综合体,将温泉、地产、休闲产业、养生产业等合理地搭配,形成具有特色的精致温泉旅游地产产品。
地热能供暖:大规模兵团作战将取代小股游击战
地热能供暖包括地热井供暖和地源热泵两种模式,根据国家相关部门预估,到2015年底,全国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亿 平方米,看起来虽然很震撼,但放在全国的建筑能源供暖整体中,比例却并不算高,与火电相差甚远,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地热能供暖有着巨大的市场上升空间。
地热钻井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为大规模推广地热能供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而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对绿色建筑能源提出了迫切需求,地热能供暖,在几年以后,将不会仅仅是某些小区、别墅的另类新潮体验,而是因其能效高、运行成本低廉、无污染、可再生、舒适度高而得到大规模的推广,进行大型地热能集中供暖。
地热发电:战前动员已到位,三军待命而发
将地热能转变为高品位的电能使用,一直是地热业界人士最终的精神追求。虽然从外界来看,自90年代以来到现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地热发电看似止步不前,但对于地热发电的研发,却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世界各国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大力开发地热发电,并开拓深层地热发电系统应用,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这也催化了中国的地热发电。
中国近几年也积极开拓海外地热发电,在一些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和适合干热岩开发的地区进行项目投资,而在中国本土,也不断寻找着新的地热发电的合适区域。去年地调局的普查中,青海等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目前正在筹划开发事宜。中国的很多地热能公司也纷纷投身地热发电事业,利用自身的先进地热技术和开发经验以及优秀的设备、团队,时刻准备进发海内外地热发电市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目前依旧在观望的国内地热能投资者。
地热农业:积极配合整体作战,地热能综合利用中的余利也很可观
中国的地热农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当成新闻来谈的,在一些浅层地热能活跃的地区进行地热农业开发,基本上是个案,而一些温泉旅游中所出现的温泉养鱼与温泉有机菜,也只是作为休闲娱乐的余兴,当成一种噱头。地热农业,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充分的重视和规模化的开发利用,这不仅是源于技术水平上的限制和资源的有限性,更主要的是利用的思维限制,在一些地表热能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单独发展地热农业,其成本与产出的收益比例并不理想,地热农业的收益,要放在地热能开发中的整体系统中考虑。
地热能的发展,是地热开发和利用技术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发展的结果,每个环节技术上的进步,最终又促使了地热能综合利用的大飞跃,而随着地热能梯级利用程度提升,地热农业借助已有的开发基础,配合其他地热利用形式,也将获得自身的规模化发展,比如,在大规模的地热能集中供暖基础上,利用尾水温度开发地热农业,也将带来可观的收益,而这部分收益,是在同一的前期开发投入基础上的,因此,可以算作是降低了地热农业开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