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统计 » 新能源统计动态 » 正文

上半年大唐发电营收降逾9%

日期:2015-08-17    来源:大唐集团

国际新能源网

2015
08/17
11:3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大唐发电 电力项目 李小琳

按产品分类,除了电力销售,今年上半年,大唐发电其余四大业务毛利率“清一色”为负数,其中热力销售毛利率接近-24%。查看行情大唐发电(601991)

想必投资者对于大唐发电(601991.SH)不会陌生,前些日子,李小琳转任大唐集团副总的消息纷纷登上各大媒体头条,而大唐发电正是大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

8月15日,大唐发电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报,营业收入约为316亿元,同比下跌逾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44亿元,相较于2014年同期19.75亿元,上涨3.51%;但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大唐发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18.72亿元,同比下滑1.53%。

记者发现,按产品分类,除了电力销售,今年上半年,大唐发电其余四大业务毛利率“清一色”为负数,其中热力销售毛利率接近-24%。

收入连降

大唐发电是国内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之一,主营火力发电,业务分布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京津冀、东南沿海区域是其火电装机最为集中的区域。

年营业收入从2006年“花落”上交所时不到250亿元,到2012年已近776亿元,连续6年高速增长,但从2013年开始则走上下坡路,且跌幅呈扩大趋势。

2013年和2014年,大唐发电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52.28亿和701.9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3.06%和6.69%,连续两年下滑。

一位跟踪煤电行业的证券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大唐发电收入的顶梁柱是电力业务,占比在80%以上,但由于2014年平均上网电价和上网电量双双下降,拖累了大唐发电的电力业务收入。

大唐发电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电力销售收入占其总经营收入约89%,同比减少约16.48亿元。“其中平均上网电价比上年度减少1.02%,相应减少电力经营收入约6.47亿元;上网电量的下降减少收入约9.99亿元。”

2015年上半年,大唐发电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逾9%至316亿元,其中,电力销售贡献的收入同比下跌5%,这与电价下调、上网电量减少有直接关系;另外,煤炭销售和化工产品收入同比分别下降近87%和75%。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根据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关规定,决定自4月20日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

据大唐发电测算,此次燃煤发电上网电价调整后,其下属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上网电价下调约1.89分/千瓦时(含税)。

同时,2015年上半年,大唐发电累计完成发电量约870.03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约4.32%,其中火电机组发电量同比降低约5.19%;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823.574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减少约4.10%。

电力板块利润约60亿

在电量下滑和电价下调的双重压力下,大唐发电自称多措并举提升盈利能力,2015年上半年,发电板块实现利润60.28亿元,同比增加约为9.33%,再创历史同期新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上半年,大唐发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44亿元,利润总额也不过41.04亿元;换句话说,如果刨除发电板块,大唐发电其它几大板块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较大。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今年上半年,除了电力销售毛利率在32%左右,大唐发电的热力销售、煤炭销售、化工产品和其它产品毛利率全部为负数,分别约为-24%、-9%、-15%和-1%。

之前云煤能源(600792.SH)发布的201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焦炭和煤气产品毛利率也都为负数,分别为-2.78%和-6.07%。

对此,一位云煤能源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因为原料煤价格下跌幅度小于焦炭价格的下跌幅度,公司焦煤价格倒挂,导致焦炭产品毛利率低。

但大唐发电并没有在2015年度半年度报告中说明上述四大业务毛利率为负数的原因。为此,记者致电大唐发电第一大股东大唐集团新闻宣传处处长黄源,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董事会关于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半年报摘要)

本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之一,主要经营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发电业务。2015 年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理念,以打造发电产业升级版为主线,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强化依法治企,全面激发创业活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经营形势总体向好、重点项目不断突破的良好态势。

于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约为人民币 41.04 亿元,同比增加 0.5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为人民币 20.44 亿元,同比增加 3.51%;截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公司合并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 3,040.40 亿元,同比增加 0.53%;资产负债率完成 79.10%,同比减少 0.03 个百分点。

1、发电业务

公司及子公司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辽宁省、甘肃省、江苏省、浙江省、云南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江西省、宁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及西藏自治区。

(1)安全生产保持安全稳定局面。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已累计完成发电量 870.030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约 4.32%;累计完成上网电量 823.574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约 4.10%;火电机组利用小时累计完成 2252 小时,同比降低 270 小时;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未发生电力生产人身死亡事故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运营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完成 92.84%。

(2)扎实抓好计划投产项目,发电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新增装机容量 177 兆瓦。截至2015 年 6 月 30 日,公司管理装机容量约 41521.745 兆瓦。其中,火电 34370.8 兆瓦,约占 82.78%;水电 5138.85 兆瓦,约占 12.37%;风电 1822.1 兆瓦,约占 4.39%;光伏发电 190 兆瓦,约占 0.46%,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比上年末增加 0.36 个百分点。

(3)重点项目开发取得新突破。报告期内,本公司有 8 个电源项目合计 4,177MW 获得正式核准,具体包括:

火电项目:广东大唐国际雷州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 2×1000MW 项目、大唐国际唐山北郊 2×350MW 热电联产项目、大唐锡林浩特电厂新建工程 2×660MW 项目; 风电项目:大唐国际平湖 32 MW 风电场项目;

光伏项目:青海格尔木三期 50MW 光伏发电项目、青海共和三期 10MW 光伏发电项目、河北丰宁一期 20MW 光伏发电项目;

水电增容项目:乌江银盘水电增容 45MW。

于 2015 年 7 月,大唐国际葫芦岛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 2×350MW 项目获得核准。

(4)节能减排指标持续优化。于报告期内,本公司完成供电煤耗 304.72 克/千瓦时,同比降低 5.23 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累计完成 3.98%,同比降低 0.32%;脱硫设备投运率、脱硫综合效率分别累计完成 100.00%和 97.04%;脱硝设备投运率、脱硝综合效率分别累计完成 99.56%和81.71%;二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绩效分别为 0.17 克/千瓦时、0.25 克/千瓦时、0.049 克/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 39.3%、40.5%、38.8%;废水绩效为 30.18 克/千瓦时,同比上升 38.9%。

(5)电力板块盈利再创新高。于报告期内,公司发电企业在电量下滑和电价下调的双重压力下,多措并举提升盈利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发电板块累计实现利润 60.28 亿元,同比增加约 9.33%,使公司保持了持续盈利的良好态势,再创历史同期新纪录。

2、煤化工及煤炭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积极促进“煤化工重组”工作的同时,狠抓管理,实现了生产安全、环保达标的总体目标;取得了难点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其中:

(1)多伦煤化工项目:报告期内,处理了甲醇气冷反应器泄漏缺陷,重新启动后运行状态良好,截至报告期末,累计生产聚丙烯 1.38 万吨。

(2)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报告期内,完成了限制产能提升的动力车间环保改造,一系列 B单元始终保持长周期大负荷运行,截至报告期末,累计生产天然气 3.21 亿标方。

(3)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于报告期内,按计划开展基建活动。

(4)锡林浩特矿业公司:主要负责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其所开采煤炭主要作为公司化工项目的原料煤。报告期内,累计生产煤炭 429.34 万吨,同比增加 82.82万吨,保证了克旗、多伦项目的煤炭供应。

(5)呼伦贝尔化肥公司:该公司主要负责尿素的生产与经营。报告期内,该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持续稳定,单耗水平不断降低,已进入良好运行状态,截至报告期末,累计生产尿素 13.47 万吨,同比增加 0.26 万吨。

经营计划进展说明

1、安全生产保持稳定。2015 年上半年,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可控在控,扎实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系统部分企业达到本质安全管控达标水平。针对新投产项目强化专业指导和内部管理,强化生产准备,提升了“基建—生产”一体化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 870.030亿千瓦时。

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计划如期实施,期内完成利润总额约为人民币 41.04 亿元,同比增加0.5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为人民币 20.44 亿元,同比增加 3.51%。

2、节能减排持续优化。2015 年上半年,公司结合优化运行扎实开展“达设计值”活动,修订并实施能耗治理三年规划,全力推进部分供热改造等节能项目;依据国家环保政策及地方政府环保要求,年内安排 28 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各项污染物排放绩效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3、融资能力继续增强。2015 年上半年,公司结合利率市场走势,成功发行了三期共计人民币 100 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确保公司整体资金链顺利周转,降低公司融资成本。

201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围绕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理念,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抢发增发电量,严控成本费用,提升盈利水平,确保全年经营目标按计划完成。

1、积极应对电力市场。深入分析电力供应形势,积极寻找市场空间,坚持把火电企业抢发电量作为盈利攻坚的重中之重;加强弃水限电等问题的综合协调,加大水电流域、风电区域优化调整力度,减少水、弃风损失;积极开展供热市场营销,把热力创收打造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加强控制经营成本。全面落实增收节支工作计划,加强燃料成本管理,加大成本费用管理力度;统筹安排公司资金配置方案,有效防控财务风险,优化债务结构,多措并举确保完成全年利润目标。

3、做好安全风险防控。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努力实现本质安全目标,以安全生产促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4、狠抓节能减排绩效。按计划完成环保改造工程,满足国家环保政策及地方政府环保要求;进一步加大环保监管力度,确保全天候达标排放;积极推进节能升级改造计划,开展运行优化试验,进一步挖掘机组节能潜力。

5、加快重点项目发展。加快核准优质前期项目,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江西抚州电厂1号机组(1000MW)、四川黄金坪水电项目(800MW)、四川金元水电项目(120MW)及其他水电、风电项目年内按期投产,增加公司发电能力,改善公司电源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6、密切关注电力改革动态。研究政策导向,努力寻求电力改革市场新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公司发展新方式,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核心竞争力分析

1、电源布局及发展优势

本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之一,公司及子公司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全国 18 个省、市、自治区,京津冀、东南沿海区域是公司火电装机最为集中的区域,水电项目大多位于西南地区,风电、光伏广布全国资源富集区域。

截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公司管理装机容量约 41521.745 兆瓦。其中,火电 34370.8 兆瓦,约占 82.78%;水电 5138.85 兆瓦,约占 12.37%;风电 1822.1 兆瓦,约占 4.39%;光伏发电 190兆瓦,约占 0.46%,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比上年末增加 0.36 个百分点,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目前,公司有装机容量合计 10,186 兆瓦电源项目获准开展前期工作,其中火电 7,970兆瓦,风电 1,581 兆瓦,光伏 60 兆瓦,水电 575 兆瓦。于报告期内,公司有 8 个电源项目合计4,177MW 获得正式核准(2015 年 7 月新增大唐国际葫芦岛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 2×350MW项目核准),有多个电源项目开工建设,且公司基建创优水平不断提升,电力建设管理技术日趋成熟,电力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设备技术优势

公司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衔接,深化科技管理,逐步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5 年上半年,公司发布科技成果 114 项,获得授权专利 46 项(其中发明专利 3 项),修编行业技术标准 11 项,科技产出持续增加。

截至 2015 年上半年,公司管理燃煤机组中 600 兆瓦级以上火电机组比例达到 58.94%,可有效控制机组运行成本。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门要求对火电机组进行了脱硫、脱硝及除尘改造,大部分机组可享受一定程度的环保优惠政策,设备技术优势明显。 3、燃料成本优势 在煤炭市场化程度逐步深入的进程中,公司准确把握市场先机,加大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合作力度,稳定了煤炭市场的供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且公司拥有一定装机规模的坑口电厂,利用其区域优势降低燃料成本,更好地保证燃料稳定供应。

本公司具有一套精细的燃料降本增效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成本考核管理机制,定期召开价格协调会,因地制宜开展配煤掺烧,加强价格对标管理等精益求精的管理手段,为公司打造了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4、融资能力优势

公司在境内外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优势,融资渠道广泛、融资能力强,可保证公司资金链安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于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利率市场走势,成功发行了三期共计人民币 100 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公司已分别于 2009 年 8 月、2011 年 4 月、2013 年 3 月及 2014 年 11 月共发行四期共计人民币 120亿元的公司债券。确保公司整体资金链顺利周转,降低公司财务成本。

5、企业管理优势

公司建立了一个成员背景多元化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在董事会整体结构中,每个董事的知识结构和专业领域既具有专业性又互为补充,保障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根据本公司章程,本公司董事会由 15 人组成,包括 5 位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们分别具有宏观经营管理、电力行业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各自职责,保障了公司重大决策的有效性、科学性。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