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客车 » 正文

混动汽车为何在华步履蹒跚

日期:2015-09-18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15
09/18
15: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车

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汽车公司日前宣布,截至今年7月底,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800万辆,达到804.8万辆。从1997年底丰田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乘用车普锐斯至今,已经过去将近18年了。

销量仅占全球百分之一

过去20多年,丰田汽车坚韧不拔地致力于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使之不断成熟。并大力推广环保节能、不用充电、不用更换电池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销售了30款混合动力车型和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不断攀升。

2014年,丰田汽车在全球销售的混合动力车型达到126.6万辆,占丰田汽车当年全球销量1023万辆的12.37%。

早在2005年底,2代普锐斯就在中国实现了国产并上市销售。2010年,混合动力凯美瑞在广汽丰田实现国产。由于种种原因,国产的两款丰田混合动力车 型销量一直很不理想。普锐斯和混动凯美瑞每月的销量加起来不过千把辆。反倒是进口混合动力雷克萨斯,最近两年每年的销量都在两万多辆。

粗略估计,过去10年,丰田混动车型在中国的总销量大约在8万辆左右,仅占全球销量的1%。

混动在华遭遇三大瓶颈

丰田是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开拓者,混合动力技术是丰田汽车的核心技术。丰田的混合动力系统拥有一台汽油发动机和一个电机,电机靠自身携带的蓄电池驱动。 在低速状态下,汽油发动机停止工作,依靠电机驱动,既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汽车减速和刹车时,可以自动补充电。

与同级别汽油发动机汽车相比,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在提升动力30%的同时,节油40%,而且不需要外接充电、不需要更换电池、不需要额外维修保养,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汽车节能技术之一。

作为一个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石油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中国政府对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极其重视。但是为什么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又不存在里程焦虑的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一直推广不开呢?

前些年,国内一些企业自主研发混合动力技术,并应用在一些车型上。由于技术瓶颈的制约,只能做到弱混和中混,达不到强混合。最多节油15%-20%,成本还很高,最后纷纷下马。

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属于强混,节能减排明显,技术也很成熟,为什么在中国的推广普及步履蹒跚?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价格高了一些。由于混合动力系统完全 依靠进口,两款国产丰田混动车型价格与同级别汽油发动机车相比,要贵四、五万元。虽然混动车型第一次购买贵一些,但是能节油少一半,两三年就能把买车多花 的钱省出来。然而许多消费者更看重的是购车时多花了钱。二是国内消费者对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缺乏了解,影响了混合动力车型的推广。不少人误以为混合动力和电 动汽车一样,需要充电,而充电又不方便。殊不知混动车根本不用外接充电。三是中国政府把混合动力车型归之为于节能汽车,而非新能源汽车,不能享受优惠政 策。而在美国和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在推广之初都得到了政府补贴,加快了普及。

应与纯电动车同等对待

为了普及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给予财政补贴,还在一定期限内免征车辆购置税。但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无需外接充电的混合动力车型,却一点儿补贴都没有。

根据丰田汽车的测算,截至今年年7月底,与同等车身尺寸及同等动力性能的汽油发动机汽车相比,丰田销售的800多万辆混合动力汽车,累计节约了220亿升汽油,减少了约58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全世界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效应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几年前曾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纯电动汽车受限于高成本、核心技术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短期内难以大规模 普及。混合动力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节能技术,可有效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水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混合动力汽车应该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大力推广普及。董扬 认为,混合动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能推动电池、电机等技术升级,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提供支持。他提出,需要制定以降低燃料消耗量为目标的考核指标,政府 要出台实施相应的节能补贴政策,并为先进混合动力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可惜的是,董扬的建议至今尚未得到采纳,还需要继续呼吁。要大力普及和推广混合动力技术,鼓励使用混合动力汽车,为中国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