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不受季节、气候、昼夜变化等外界因素干扰,是一种现实并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通过长期的利用实践,人们认识到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根据资源条件,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开采,避免浪费,综合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方针。
地热能设备逆袭“上位” 万亿元大市场有望开启
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生活的大背景下,地热作为清洁的能源,不仅减少了因燃煤、燃油、燃气造成的空气污染,还节约了煤、油、气等资源,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发地热供暖在减少了燃煤、燃油、燃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污染物质排放的同时,其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较其他方式也有较强的优势。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地热供暖将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数据显示,我国地热资源约占全球资源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中深层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8530亿吨标准煤,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地热利用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替代标准煤37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400万吨。
可喜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热能的开发水平逐步提高,已从单一的粗放型利用向综合的集约化利用发展,它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较于方兴未艾的地源热泵,地热能发电目前仍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据行业专家介绍,除了西藏和云南腾冲,中国的浅层地热资源大部分属于中温(90度至150摄氏度)和低温(低于50摄氏度)资源。目前中国“地热发电始终上不去,热泵占到了70%”。“西藏羊八井是我国地热发电的标杆。但是标杆之后再无标杆。”
为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动地热能产业的发展。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地热能利用的目标是,“到2015年,各类地热能开发利用总量达到1500万吨标准煤,其中,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争取达到10万千瓦。”我国的地热能开发利用仍需长足努力。
国土资源部现已开始加强高温地热资源勘探任务,积极为“十三五”和今后的地热发电做准备,但这需进行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查,然后在选定的位置钻勘探孔,钻井完钻后要做产能测试,这些实施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科技部“十二五”《中低温地热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成果可供利用,但还达不到产业规模。因此预计至2020年可达“十二五”完成5万千瓦的3倍,实现15万千瓦。
综上可知,地热能是非常特殊的新能源,它的利用领域非常广泛,地热资源根据温度梯度,可以应用于发电、工业、供暖、农业、旅游业等各个行业,这种综合利用方式,不仅能够使更多领域获益,也提高了地热能的利用率,是地热开发技术系统化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