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伏农业标准编制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农业部、商务部、院校及企业的专家代表对光伏农业标准的编制建言献策。业界普遍认为,光伏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将对目前国内光伏农业市场乱象频出的现状起到规范整治作用,并将有利于光伏农业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随着近年来光伏电池组件成本不断降低,以及欧美双反导致海外出口受阻,大量光伏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光伏+农业”的模式在近几年间迅速发展。据估算,目前国内约1/3的光伏装机都与农业相结合,光伏蔬菜大棚、光伏中药大棚、“渔光互补”水产养殖、光伏畜禽养殖大棚项目数量超过500个。
我省光伏农业模式也在各地开花,大项目、大举措频出。近期,滨州北海新区启动1吉瓦光伏渔业蓝色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先期启动一期20兆瓦项目。养殖品种将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6500万元。青岛设立了国内首个针对光伏农业的大规模专项基金——“百亿光伏农业产业基金”,专项投资于在全国各地的光伏农业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曾表示,从长远看,发展光伏农业对于我国的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来看,光伏农业是解决目前光伏产业困境的有效措施。
“缺乏行业标准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光伏农业发展的瓶颈。”9月9日,中国光伏农业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国家层面没有相关标准出台,光伏农业究竟如何界定,什么样的土地能够进行开发利用,哪个部门该对光伏农业进行管理,如何对补贴进行规范和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没有明晰的边界,因此很多企业都是在“摸石头过河”,出现了一些乱象,其中尤以土地占用问题最为突出。一些企业打着光伏农业的旗号大肆圈地,擅自改变土地性质,有的企业在不具备建设资格的土地上建设光伏农业项目。
今年5月,河南一企业在兰考黄河滩区建设光伏项目,因影响黄河行洪、未批先建被叫停。7月,济宁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市立即停止光伏项目违法使用林地湿地行为,对全市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林地、湿地行为进行规范管理。河北、陕西等省份也陆续出现类似事件。多地政府开始关注农业跨领域用地问题,并通过出台规章制度等来进行规范。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目前光伏农业标准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包括汉能、保利协鑫等业界龙头企业在内的百余家光伏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编制,同时中国光伏农业产业联盟联合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始前期准备工作。据悉,光伏农业标准将主要针对光伏农业项目进行规范,包含建设标准、企业标准、用地标准等。由于光伏农业的种类涵盖农光(种植业)、渔光(鱼类养殖)、牧光(牛羊养殖)等多个门类,每一类条件各不相同,因此未来将会分类制定标准,分批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