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要开放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薄膜发电产业,而不是一股独大。通过‘产业+’模式,与其他行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构建一个开放的创新应用开发平台。”
汉能控股集团主席李河君在9月29日公司司庆纪念日上发表内部讲话中提到上述计划,并对汉能股灾、公司关联交易、上市公司被停牌等焦点问题作出回应。
这是5月20日汉能薄膜发电股价暴跌以来,李河君第二次对股灾进行回应,讲话长达1个小时。记者从接近汉能人士获悉,“上次股灾后内部开过一次大会,李总讲了十几分钟,那次还是挺短暂的,主要是说汉能没问题。”
汉能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这次内部会议中,李河君重点提到了汉能的转型,要进行“四个开放”,即股权开放、资源开放、技术开发和渠道开发。
股权开放中,李河君称,“引入战略投资者,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薄膜发电产业,而不是一股独大。”据记者了解,李河君本人在汉能控股集团占股90%以上。
渠道开放中,汉能宣布采用经销商加盟合作的方式,与经销商共建销售渠道,实现利益共享,同时与第三方销售平台合作,比如天猫和京东。
事实上,汉能直销转经销的模式早在今年5月落地。上月底,汉能发布的中期财报中显示,“根据最新销售数据,网上商城及门店销售情况均未如理想,未来选择关闭一些门店。”为此,汉能宣布裁员2000名员工。
在资源开放中,汉能将与其他各个行业联合开发应用产品,实现技术、资源、人才、渠道共享。“通过“产业+”模式,与其他行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构建一个开放的创新应用开发平台,加快开发新产品。”李河君称。
这一战略早在今年4月已经提出,其时,汉能集团举行移动能源解决方案发布会,提出“移动能源+传统行业”的模式,推出太阳能用电餐车、观光车、房车、环保游艇。
首度解释汉能所涉的关联交易
在指出汉能下一步转型的同时 ,李河君还回应了备受媒体关注的“关联交易”问题。
李河君首次承认了汉能涉嫌关联交易的行为。但他解释称,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最初控股集团是上市公司的客户,采购上市公司生产线,并不是上市公司股东,不参与上市公司决策,只是有权认购上市公司股票。一年后,汉能控股集团才成为大股东。双方一开始的业务往来就是公平商业交易性质,后来汉能控股集团完成对上市公司的控股后,汉能控股集团和上市公司只是按照最初的业务模式继续扩大业务合作罢了。
据了解,汉能薄膜自2010年以来合计实现营收148亿港元,几乎全部是向母公司汉能控股销售设备所得。在整个2013财年,汉能控股及其附属公司是汉能薄膜唯一的客户。可以这么说,作为上市公司的汉能薄膜做的事情就是把产品卖给母公司,产品的毛利率还特别高,达到80%以上。
李河君称,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都是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这几年的所有关联交易,汉能都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则,每一项关联交易都及时进行了公告,上报了证监会或交易所,小股东都投票通过;同时,4年多来,监管部门从未对此提出过反对。”
5月20日,汉能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暴跌。股价在半小时内从7港元跌到3.91港元,跌幅高达47%,创造了当时沪港通股票的最大单日跌幅。
李河君否认了自己做空汉能的传闻,“不管汉能的股价是上涨还是下跌,控股集团作为大股东,都没有套现一分钱,高管没有减持一分钱,更没有进行内幕交易,没有掏空上市公司。”
反思汉能“欲速则不达”
李河君对目前汉能的现状也进行了反思。
“虽然方向正确,但是我们步子迈得太快了,欲速而不达,拔苗助长早晚会出问题。”李河君称。
传统水电站起家的李河君坦诚自身低估了光伏产业的挑战,“我们多数高管都是传统水电站出身的,大家对薄膜发电产业实际运营的复杂性、艰巨性估计不足,对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问题、资金需求等估计不足,快速的发展扩张导致汉能的内部管理、文化融合等方面跟不上,无法满足汉能高速发展的要求。”
同时,过度强调规模投资作用,忽视市场营销能力;管理架构复杂,“大企业病严重”;关键岗位缺乏专业人才;开发度不够,缺乏同业价值链的整合合作开发等问题,也是李河君反思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