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尽管光伏农业发展面临边缘的政策环境、无统一建设标准、跑马圈地等困境,但各地光伏农业项目仍得到了光伏领域和农业跨领域的双重重视和支持。
尽管光伏农业发展面临边缘的政策环境、无统一建设标准、跑马圈地等困境,但各地光伏农业项目仍得到了光伏领域和农业跨领域的双重重视和支持。正视这些问题、理顺光伏农业继续健康发展的思路,让光伏与农业在结合后双赢共好是光伏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产业应用市场前景诱人
光伏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市场是难以估算的,光伏和农业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光伏行业本身,同时对于农业的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目前我国光伏农业项目共计400余个,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光伏农业产品,其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5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
我国农业大棚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抛开中小拱棚等其他简易设备不算,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修建面积达到200万公顷以上,然而得到利用的面积却少之又少。
从耕地面积来看,我国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第四位,远落后于美国,而人口却居世界第一位。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可用耕地中有55%为缺水旱地。但在55%的缺水旱地中,即使只有1%的耕地采用光伏扬水技术,也能形成400GW的装机市场。而1GW装机的太阳能光伏扬水设备,可以满足500万到1000万亩土地的用水需求。
而且相对于传统水利建设时所需要的大量电力铺设、水库建设、沟渠挖掘,两者的总体投资规模差别巨大,光伏水利带来的生态环境意义让其更显优势。
从顶层设计强化扶持力度
对于光伏农业的支持中央可谓是不留余力,甚至动用大量的财政资金,强烈地体现出了国家意志。
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发文,要求对农村和牧区光伏发电应用、无电地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等加大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又把太阳能光伏生态大棚电站的模式划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型项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如果按照国家政策补贴标准来算,光伏农业大棚有利可图,稳赚不赔。数据表明,一个投资亿元的10兆瓦光伏农业大棚项目,年收益率可达10%以上。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多地雾霾事件给政府敲响了警钟。作为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身的光伏农业项目,响应了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节约了土地资源,无疑是能源项目的宠儿。以30WM的光伏项目为例,每年可以发电4300万度,在25年的使用期限内可以节约煤48万吨,粉尘排放可减少3万吨。
综上,光伏农业和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目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可以预判,光伏农业的政策风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甚至还有加强的趋势。
优势企业深耕细作光伏农业
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对新型能源的不断重视和扶持,光伏发电在国内应用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大量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光伏应用市场逐渐增大。
光伏投资企业大多属于能源企业,具有资金优势。基于光伏本身大环境变化快的因素,从事光伏的企业普遍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愿意开拓新市场,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加快布局。
2015年8月,兴业太阳能光伏农业与光伏观光旅游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项目建设规模50兆瓦,占地面积1700余亩,是广东省首个“农业光伏、地面光伏、观光光伏、生态光伏”四位一体的光伏电站。9月底,隆基股份在唐山投资建设100MW农业光伏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单晶产品在光伏农业项目的推广和应用,符合公司在光伏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此外,汉能控股、协鑫新能源、中节能等均在光伏农业领域有相关项目正在推进,这些企业的积极参与使得光伏农业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
光伏借农业“落地”的示范效应凸显
作为光伏大国,一旦遇到西方国家开展“双反”等市场波动,我们的光伏企业往往就会处于下风甚至趴下。
光伏产业这颗参天大树长不壮的原因在于,没有扎实市场的根。我国光伏产业最初面向国外市场,受到制约后转向国内,发展光伏农业是经受欧美封锁后冷静考虑的结果,是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当前,光伏还俳徊在补贴与限电的风险中,农业处在期盼更多资源支援农业发展的希望中,好在“中央一号文件”皆为支持三农建设所发,不少企业也涉及光伏农业参与三农建设,并产生了不少双方契合发展的端倪,将会有更多的企业看到光伏农业发展的新机遇。
但要看到,光伏农业必须有农业这一稳定的基础作支撑,不能本末倒置,如果农业的经营不稳定,光伏必然受影响。例如参与光伏农业的农业专家确实为数不多,表明这个新兴事物还没有被农业领域普遍认识。接下来要通过实践让光伏农业在农业中真正热起来,真正实现“光伏使农业生辉,农业使光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