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用的多晶硅生产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投资。去年(2006)年4月在德国Munich召开第四届光子学术会议上,讨论了太阳能电池用的硅原料的生产问题。其中谈到了当前硅原料生产的全球性计划和当前的生产现状。资料表明,发展的计划是比以前更加雄心勃勃而不是犹豫不决。事实上,已有众多的厂家和企业投身到硅原料生产的市场,并有更多的厂家和企业正在相互竞争,进入由今至2010年的硅原料生产市场。当前的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现有的企业和厂家正极力推持分享当前市场的局面。在当前七大厂家中,多家正在进行产量的扩大。Hemlock和Wacker计划在2005年和2009年将现有的产量增加9000公吨。MEMC计划在2008年将产量增加一倍到8000公吨。REC在生产中遇到“瓶颈”问题,如果能成功地完成新型的流化床反应器的改造,清除“瓶颈”的影响,她将在2009年底前将原来多晶硅的产量增加两倍(即原来的三倍),达到年产15,000公吨。日本的情况稍有不同。Tokuyama原定计划将产量提高到3,000公吨,但该公司最近宣布,其大部分生产设备将致力于为集成电路的客商供货,因而未能及时提高硅原料的产量。其余两间日本的生产厂家:Mitsubish和Sumitomo至今还没有宣布他们增产的计划,因而对他们如何参与长期分享太阳能电池原料市场的承诺尚不清楚。
2.众多新的厂家将加入硅原料市场的分享。在原有的企业和厂家扩大生产的同时,亦有不少的企业和厂家不断进入这个市场,其中包括日本的M.Setek、韩国的DC Chemical、美国的Hoku Scientific和西班牙的Isofotom联营企业等等。这些企业和厂家正在尝试仿照西门子(Siemens)的型式建造他们自己的工厂来生产硅原料。根据他们在会议上的陈述,他们在这些方面已取得满意的进展。有一个称作Silicium Becancour的加拿大公司最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正在将其试验性的生产线扩大至正式生产的规模。看来她将成为第一个开始投产的厂家,并计划在2007年到2008年期间开始其相当规模的生产。其他还有一些沿用传统的技术生产硅原料的企业和厂家已经进入市场。它们包括德国的Solar Vorld公司、荷兰的Econcern公司等等。这些工厂都有充足的资金、优秀的设计并即将动土建设。至于中国和俄罗斯的生产厂家似乎仍然缺乏活力,在今后几年内仍不可能有较大的产量。另外,目前还出现了好几种生产硅原料的新技术,其中不少应用冶金工业的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密执根的Dow Corning公司。他们正筹划大力发展掺杂了别的物质的硅原料,拟在2010年将产量提高到10,000公吨。再就是德国的Solarvalue公司,他们正在用他们的新工艺改造一所位于slovenla的工厂,使之到2008年就可以带来4,400公吨的产量。挪威的Elvem公司年产量为5,000公吨的工厂,使用的是直接固化工艺,可望在2008年下半年完成。据称,如果市场需要,他们还有空间使产量增加一倍。此外,日本的JFE Steel、德国的JSSI公司和German Scheaten公司亦有计划加设工厂,然而,那是2010年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