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光伏原材料 » 多晶硅 » 正文

多晶硅企业纷纷押宝西北部

日期:2015-11-13    来源:前瞻网

国际新能源网

2015
11/13
12:0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多晶硅 多晶硅企业 光伏发电

迫于生存压力,考虑到多晶硅生产的电耗成本占到总成本的三成以上,而我国西北部地区的电价相对低廉,很多企业便把宝押在了该地区的区位优势上。目前看来,国内开工的多晶硅企业半数以上位于西北部地区,计划新增产能的大部分也位于西北部地区,就连部分中东部的多晶硅企业也在酝酿将工厂迁移至西北部地区。

据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多晶硅生产成本主要由电力、TCS三氯氢硅、折旧、蒸汽、人力成本等构成,其中电力成本占比高达32%。

多晶硅企业之所以趋之若鹜地奔向西北,首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力价格便宜,通过协调利用当地已建成的自备电厂,大工业用电普遍在0.2~0.4元/千瓦时,能有效降低成本;其次,当地可配套煤炭等矿产资源,将其变现后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再次,投资较低,千吨产能平均投资可降至2亿元,能减少资本支出,降低折旧;最后,多晶硅产业具有明显后发优势,可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能耗和物耗。

然而多晶硅企业纷纷押宝西部真的是明智选择么?西北部地区在生产多晶硅方面也存在着众多制约因素:一是环境容量较小,生态较为脆弱,再加上这几年高载能产业纷纷向该地区转移,新上多晶硅项目可能会受到限制;二是水资源较为匮乏,而多晶硅生产除了电耗高之外,水耗也不低,这样可能会限制工厂的布局;三是若将现有工厂西迁,设备可利用率不高;四是人才方面的制约。

目前市场普遍存在一种误区,对新疆、内蒙等地发展多晶硅抱以巨大热忱,认为地域电价是决定性优势,但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不仅仅是资源优势,其技术的先进性、人才和管理优势才是抢占市场的重要砝码。由于技术进步将带来多晶硅生产耗电量大幅下降,再加上电力体制改革和特高压技术将把全国范围内的电价差异缩小,未来西北部电价优势是否还能长存尚不清楚,加之西北部的种种制约,选择在西北部建厂未必是明智之举。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