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节能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重要意义及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她还从五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新要求。
第一,推进发展方式绿色化。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中国更是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而复杂。绿色化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出路。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向绿色化要生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绿色化程度。
第二,推进生存空间绿色化。城镇和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主要空间,也是绿色化的主阵地。要尊重自然格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开发强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绿色城镇化,使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建设美丽乡村,使生态文明向农村延伸拓展,惠及广大乡村群众。
第三,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绿色化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它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生态文明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领域。要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要转变观念,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生态共识”。其次要落实于行动,切实推动社会公众在日常生活细节上,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引导更多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把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扎实有效的“生态行动”。
第四,推进制度体系绿色化。绿色化需要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保障。要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绿色化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用法律和制度保障生态文明的加快推进。实施有利于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举措,加快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刚性约束、柔性引导,进一步规范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坚决遏制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的短视行为,推动国民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
第五,加强国际绿色化合作。绿色发展没有国界,一国的环境状况势必会影响到世界各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秉承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宗旨,加强绿色科技国际交流,加大绿色产业国际合作,促进各国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同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