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智能运维云平台首次走进公众的视野,是在2015年11月米缸金融推出航天米宝光伏理财品牌,通过APP为投资者呈现看得见的品质、看得见的收益、看得见的绿色。看得见的精彩的背后是看不见的智慧的“大脑”——eHorus云平台。来到云平台的运营控制中心,该公司遍布全国12省市的28座光伏电站尽收眼底,大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
1协同运维,全国数据实时更新
随着航天光伏电站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传统的运维模式已无法保证电站设备安全和高效运行。为此,航天机电提出建立O2O协同运维体系,通过自主研发eHorus(TheEye of Horus)云平台(以下简称eHorus 平台),实时监管运营遍布全国的光伏电站,每个电站的生产调度、设备状态、发电数据实时更新,目前每天新增数据超过20GB,技术上该平台可以承载无限多的电站运维服务,有效支撑了航天机电开发、建设、运维光伏电站的经营模式。
航天机电总经理徐杰说:“之所以选择自主开发该平台,是因为市场上的运维软件大多由第三方提供,由于缺乏自主运维光伏电站的最佳实践,软件并不成熟。”为了研发该平台,公司于去年5月在西安成立软件中心,引进了国内一流的专业团队。研发团队边研发、边上线、边应用,不到半年就先后完成了eHorus 平台实时监控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及手机版的研发,并应用于所有电站,提供全流程智能运维服务,业主及公司管理层只需拿手机就可以看到电站的实时发电和收益数据。
2无人值守,效率效能不将反升
eHorus平台使得电站运维“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成为现实,大大解放了人力资源。该公司运营控制中心主任李成锋博士告诉记者,一个50兆瓦光伏电站占地就达到2000亩,有20万块光伏组件。按照传统运维模式,巡视人员不仅每天要看组件是否损坏,还要拿电流表一个个去测,要三个月才能巡视一遍,有的故障发现了可能已经坏了两个月。现在eHorus 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每个组串的电压电流,出现异常马上报警,巡检人员直达“病灶”,及时修复,大大减少了无效作业。虽然线上巡检和线下巡检同步开展,但线下巡检频次已经减少了一半。
李成锋介绍,过去一个50兆瓦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要9个人值班维护,现在只要5个人,分布式光伏电站更是实现了无人值班。据统计,eHorus平台上线后,运维人员总数减少了三分之一。曾经人工成本占运维成本的一半,现已大幅降低。不仅如此,数据分析团队通过电站发电效率分析、电站健康体检、运维效能分析,同时反馈给一线人员及时整改执行,据不完全统计,发电效率可提升10%以上。此外,eHorus平台通过对逆变器等关键设备性价比纵向横向对比,为物资采购提供了重要依据,降低成本;通过故障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变化还可以进行故障预警。
3延伸产业,“+互联网”助推智慧能源
目前,公司下属分公司针对个人客户为主的新兴中小型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市场进行了试点,开展光伏新能源和互联网技术结合业务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这也离不开智能运维云平台的大数据服务。不仅如此,公司将逐步通过云平台建立成熟的电站运维管理模型,为开发各地太阳辐照资源数据商业价值提供宝贵数据。
此外,徐杰还提到,目前航天光伏产业发展主要基于供给侧,未来还可以将eHorus平台与上海航天微电网、储能、智能气网等技术结合,发展智慧能源,实现绿色能源综合利用,由供给侧向需求侧或者向供给侧和需求侧并重发展。如:eHorus平台通过不断升级,可以通过用户用电、气等能源数据,自主规划为用户提供最合理、最经济、最环保的能源使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