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汽车网讯:为全面实现 “十三五”规划,拥抱中国制造2025,落实市场经济多元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国多次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2011年,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接纳度越来越高,但也随之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充电桩与充电站的建设。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2012年至今,国家已发布过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7条重大发展指南:
2012年发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我国将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区域建成由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构成的网络化供电体系,预计总投资600 亿元以上,其中充电设备投资120亿元。
链接: http://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260819.shtml
2014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驻地充电桩为主,公共充电桩为辅,快速、换电为补,数量适度超前;构建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完善充电设施用地政策;地方政府要把充电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链接: http://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260822.shtml
2014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集中式充电执行大工业电价;住宅执行居民电价;党政机关执行一般工商业类电价。
链接: http://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260823.shtml
2015年10 月9 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链接: http://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260826.shtml
2015年11 月17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2015-2020 年 )》,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全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 1.2 万座,分散式充电桩 480 万个,以满足全国 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在加快发展地区,要率先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3 个雾霾防治重点区域的城际快充网络,各主要城市间实现互联互通。到 2020 年,该区域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 7400 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 250 万个,以满足超过 266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链接: http://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260830.shtml
2015年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京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等5项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链接:
2016年1月20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其中对于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省市,每增加2500辆,增加奖补资金750万元。奖补资金最高封顶1.2亿元。2017年每增加3000辆,增加奖补资金800万元。奖补资金最高封顶1.4亿元。2018年每增加4000辆,增加奖补资金950万元。奖补资金最高封顶1.6亿元。2019年 每增加5000辆,增加奖补资金1000万元。奖补资金最高封顶1.8亿元。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