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新能源“走出去”的力度比“十二五”要加强,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因为这么多产能要寻找出口,过去大家有很多幻想。像三北地区,大家都很清楚国内的光伏进入相对饱和的局面,有一些光伏企业的老总跟我们讲,三北不行往南移,往中部移,但是这些地区光资源容量有限,市场容量也有限,难以满足我们庞大的产能,我们对先进技术的需求。增量的口子在什么地方?在海外。
具体到亚洲不同区域的投资:东北亚市场目前还是一团乱;中亚的光资源的条件是不错,但是重大的负荷没有。所以我判断中国和亚洲各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的合作重点区域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那么用什么样的战术完成南亚和东南亚新一轮的布局?只有三个字:“持久战”。得小规模进入,分段进入,不间歇地进入。因为这些地区不像中国有大规模的经济高成长,整个东南亚,不管越南加不加入TPP,他都很脆弱,因为光伏产业和很多产业一样,产业核心资源在中国,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资源在中国,在印度设厂,在东南亚设厂,我始终坚持我们要有策略,要有长线的部署。
总之,中国光伏企业布局亚洲也好,走向海外也好,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系统性解决方案。我一直在想,光伏企业在世界上竞争对手不太多啊,他和别的行业不一样。比如说我弄一个零售企业去海外,沃尔玛在那儿,你竞争得过吗?我弄一个汽车,欧美那么多大品牌摆在那儿,正面冲突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