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能源网 » 太阳能要闻 » 光伏动态 » 正文

梁志鹏:光伏企业如何走出去是个系统性问题

日期:2016-03-28  

国际新能源网

2016
03/28
08:3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风电设备 光伏企业 梁志鹏

中国这些年在美国已经有不少的风电项目投资,在加拿大也有风电项目投资,在欧洲也有很多风电厂,很多太阳能电站,这几年中国企业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觉得还是不够多,还是比较少。虽然说现在中国的光伏电池制造在全世界市场占了70%,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国外直接投资光伏电站项目是比较少的,我们在国际上设厂,我们的制造产业在全球布局还是比较少的。

过去我们的“走出去”是把我们的设备、产品卖出去,这个方面我们在过去已经做得比较好了。下一步我们的“走出去”,是要把制造布局布出去,不光是在中国境内制造,还要到国际市场上去制造。

其次,我们要在项目投资方面“走出去”,中国的企业不止是在国内市场获得投资项目,我们要在全球的市场能不能获得投资项目,这是判断我们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标志。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风电设备制造,我们有进入前十名的若干个企业,但是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设备是卖给国内市场的,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不是第一,我们的竞争力并不强,还不够强。如何证明中国的设备是可靠的,中国的质量是可信的,还需要努力。

在国际合作中我们经常谈到,即便是在发展中国家,他们也会有一些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产品的偏好,很多人认为欧美产品质量更高。现在越来越多人认为中国的产品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因为中国产品的性能是比较好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们还是有顾虑,中国产品的质量是不是靠得住。

他们经过考察,到第三方国家认真的研究和调查以后,很多人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是可信的,坚定地使用中国的产品;但还是有很多人有疑虑,我们如何才能打消这些疑虑?必须用事实来证明我们的产品是高性能的,高质量的,这样才能在全世界获得毋庸置疑的竞争力。

现在我们“走出去”发展过程当中,企业也在不断地探索,也有很多的困难。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市场信息不了解,或者说了解的信息不准确,真假难辩,希望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信息平台,能够及时、全面的获得国际市场信息。

第二,对国外的法规、政策方面把握得不够准,担心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第三,融资方面还是感到有各种困难,特别是在有些国家,汇率风险比较大,货币的波动比较大,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机。

第四,国际合作当中,还会遇到签证、人身安全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既需要政府部门协同支持,提高公共服务,同时也需要企业上下游之间协同起来,组织起来,能够协同的“走出去”发展。

返回 国际新能源网 首页

新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